第1章,青春歲月(1 / 2)

我們徒然回到我們曾經喜愛的地方;我們決不可能重睹它們,因為它們不是位於空間中,而是處在時間裏,因為重遊舊地的人不再是那個曾以自己的熱情裝點那個地方的兒童或少年。

我看著煥然一新的母校,內心感慨萬千,母校位於一個偏遠山區的鄉鎮上,確切來說是一個小山溝裏,

的學校和之前的母校相比,除了學校大門進門那個陡坡沒有改變,其他設施建築都變了樣!瓦房都拆除了,換成了嶄新的教學樓,操場也鋪上了綠色的膠墊,乒乓球台整整齊齊排了一排,籃球場地……體育鍛煉設施一應俱全。一眼望去這個校園光鮮亮麗,挺想進去坐坐的……雖然時間一晃,過去了23年,但是自己剛來這所高中時的那個場景,不禁一一浮現在眼前。

那時聽父親建議來三中讀高中,這個高中離自己家更近一些,相對也僻靜一些,是個讀書的好去處。當時自己的分數上二中不夠,但是上三中還算綽綽有餘,但是自己並沒有優越感,反而有一些自卑,感覺自己因為沒有考上二中來到三中上學是個丟人的事,所以生怕別人問起自己為什麼來這裏讀書。

隨父親拜訪了這個學校的楊校長,成績沒問題,所以也沒太為難,之前都是和姐姐租房走讀,從來沒有住校的經曆,在這裏上高中可以體驗一下住校生活,這是最吸引黃紅的地方,當時學校裏就進校門口兩排平房和迎麵三層教學樓還像個建築,從校門陡坡通往教學樓的路是學校唯一的柏油路,路兩旁是幾排泥牆磚瓦房,裏麵都沒糊頂,有的是教室,有的單間是老師的宿舍,有的分為男生,女生的宿舍,宿舍進去能看到,木頭做的兩排大通鋪,隻留兩個人並排的寬度行走。這種通鋪,學生住的時候都是從家裏拿來麥草墊子,上麵鋪上床褥和被單再加一個被子,就可以休息了,條件好的可以帶個自己的小木箱放自己的私人用品,每個人床褥寬度大概就80-90公分寬,一個鋪挨著一個鋪。

就是在這裏,認識了芳芳,馬龍,婷婷……很多的人,有的人成了一輩子的摯友;有的人隻是從彼此的生命裏路過。想起這些名字,仿佛那場青春不曾遠去……

高一新生報到,都還不熟悉,大掃除時,來了一個人高馬大的男孩,為了搶著倒垃圾,我一把搶走了他手裏的垃圾桶,不料,他臉刷的一下子紅了,後來才知道,他不大和女孩子說話,被我一搶就羞紅了臉,之後的三年也不大說話,一直默默的學習。

第一個和我打招呼的是婷婷,這個姑娘比我高一級,成熟,穩重,大眼睛,粗黑的頭發,她總是像姐姐一樣的護著我,照顧我,她事無巨細的告訴我廁所在教學樓後麵,靠校園最後麵的位置。晚上最好不要上廁所,太遠。食堂在靠操場的位置,每天都是由宿舍兩個人輪流用桶去搶開水,抬回來在宿舍,大家再泡自帶的幹糧,鹹菜吃。偶爾飯堂有個燴麵或者燴菜就是好夥食了,盡管這個菜裏就三片土豆,兩片豆腐,多數都是白菜,但是因為裏麵多少有點油水和調料,所以被學生稱為改善夥食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