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天微微亮時,兩人才真正睡去。

小夭有駐顏花,璟是九尾狐的後裔,從那間客棧出來以後,兩人就變換了容貌,將自己的氣味掩蓋,隱居起來,從此銷聲匿跡。

兩百年後,小夭和葉十七遊遍大荒,來到一個名為清風的小鎮,環境清幽,民風淳樸,都是兩人喜歡的地方,於是便決定就此定居。彼時,由於小夭一直沒有做好當母親的準備,所以一直未有孩子。

兩人在清風鎮上開了一間醫館,名為濟善堂。小夭負責看病,十七負責在旁邊幫她書寫藥方。

小夭曾經在軹邑城開過醫館,那時的她就已經是修撰了《黃帝外經》和《黃帝內經》的大醫師。

彼時,她為了出入方便,扮了男子,身邊隻有苗莆和左耳兩個熟人,沒有人知道她真正的身份。如今卻大不相同,不僅有苗莆和左耳夫婦,還有葉十七在她身邊,她無需再扮成男子出入,依然可以隨心所欲。

另外,濟善堂還雇了一個少年,名叫無影。小夭特意試探過他,就是普通人,絕不會是誰派來的隱藏高手。後來,無影死活要拜她為師,小夭沒有拒絕,從此她便多了一個勤奮好學的徒弟。

濟善堂裏,再加上苗莆和左耳,他們的醫館一共就有五個人了。隻是彼時,苗莆和左耳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濟善堂出現的次數就比較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後院打雜,做後勤,也方便照看小孩。

一開始,濟善堂的生意很不好,不僅是因為小夭沒有名氣,主要是濟善堂的生意與別處不同,她收的診金很貴,所以沒有幾個人來看病。對此,小夭和葉十七也不著急,有,就開門做生意。沒有,就四處遊玩,順便教無影辨認藥草。

有葉十七在,她根本不用擔心是否有錢養得起濟善堂的所有人。

後來,因為偶然來看過一次病的人,基本上都藥到病除,別人三四副藥治好的,她都是一副就好。口碑由此口口相傳,漸漸地,附近的人都來找她看病,濟善堂才有了生意。

後來,小夭實在忙不過來,便把診金又翻了個倍,於是,好不容易好起來的生意,又開始淡了下去。

無影問:“師父,我們行醫救人明明在做善事,為什麼診金要收這麼貴?”

小夭一向秉持以前的原則,道:“我們若想在清風鎮長久經營,就不能隻顧眼前的利益。有一些病,並非疑難雜症,其他醫館也能看好,而且效果差不多。病患會去比較,相比之下,我們的診金貴,他們就會去找別的醫館。”

“那,這樣,我們的生意不是越來越差了?”

小夭拍了一下無影的肩膀,看了葉十七一眼,笑道:“我又不用靠著醫術來養家糊口,可別的醫師需要。我們不能為了自己做善事,斷了別的醫師的生路。我們吃肉的時候,總要給別人留碗湯喝,這樣,以後大家都好過。”

無影沉默了一瞬,堅定地說:“徒弟明白了。”

但她也有例外,就是偶爾有一天,會看心情的好壞來決定是否免收一個人的診金。

仲夏之月,濟善堂的生意平淡如常。

小夭不慌不忙,一邊躺在椅子上慢慢的搖晃,一邊啃著鴨脖,十七在旁邊安靜作畫,時不時看向她,隨後淡淡發笑。

這天,濟善堂來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年輕女子,她雖然身著粗布麻衣,但氣質絕佳,溫婉嫻靜,隻是麵色十分難看。

小夭見狀,立刻放下手裏的鴨脖,十七給她遞來一張幹淨的帕子,小夭擦擦手,便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