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前言 東淩江之殤(1 / 1)

元京建國三年。

國內急需大批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人才,於是,朝中有大臣提議,修改前朝的人才選取製度,改為新式科舉製,廢除門第壁壘,分科考試,按照成績選拔人才,使得庶族的人也有機會可以做官,為國奉獻。

此話一講,可就觸動了那些豪門氏族的利益,元京本就才經曆與外敵東升國的入侵戰鬥,大戰初捷,新帝登基,國內各方局勢還不太穩定,這正是那些財閥世家,政治權客大肆布局的好機會。

若是實行了這新式科舉。

庶族的人本就與這些世家大族,財閥世家不對付,要是也來橫參一腳,分走一杯羹,那這些逐利於功名的財閥和政客將會在以後的元京朝堂上步履維艱,其中有極大的阻力將會來於自庶族陣營。

這種局麵是世家大族和財閥世家不願意看到的,當即和那位在朝堂上提出新式科舉的大臣起了分歧,兩方是各說各話,隻說對方提議的缺點,看得皇帝都頭疼。

不過嘛,既然能當上皇帝,腦子也不是吃素的。

前朝就是因為財閥世家和政客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國力衰弱,這才遭到了外敵的入侵,好在元京國的將士軍民拚死抵抗,這才和東升國打了個兩敗俱傷的局麵,之後,兩國簽訂了停戰協議,十年之內不得再發起戰火……

這新式科舉製倒是不錯,可以有效的製衡這些朝中的大臣和背後的世家大族,那就讓他們鷸蚌相爭去吧,我就穩坐釣魚台,安心主持大局!

考慮到這點,元京皇帝果斷在私下運作,在朝堂上投票決定這人才的選取方式。

最終,將新式科舉製作為了元京國的人才選取製度。

……

新式科舉施行一年後,不少庶族,百姓憑借著自己的真才實學入了仕途,為元京國力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同時,也極大的壓榨了士族大家的生存空間和話語權,不少人都對那主管科舉的禮部虎視眈眈,暗地裏蠢蠢欲動。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元京,夏城,凜冬,午夜!

禮部尚書府,顧府。

此刻卻是哀鴻一片,橫屍遍野,到處都是屍體與鮮血,院牆上,房頂上,到處都是身穿黑色長服的帶刀殺手。

此時,顧府內所有家眷的屍體全都擺放在院子中間,同樣也包括那禮部尚書,顧霖。

“人齊了沒,一名頭戴血紅色鬥笠的黑衣人毫無波瀾緩緩地問道”

老大,還差兩人,顧霖的妻子和他那十四歲的兒子。

“廢物,趕緊追”,別忘了上麵的要求。

“是”,一群黑衣人整齊的回答道,沒有任何多餘的話語。

於是乎,一群黑衣人施展著輕功,往著東淩江的方向飛速追去,那是出城的方向。

此時,年少的顧宴和母親正躲在東淩江上的一艘草船裏,那是顧霖提前就安排好的,這東淩江四通八達,連接眾多水域和城市,走水路,是逃亡的最佳選擇。

顧宴看著江畔緩緩逼近的火把,心頭也是一緊,旁邊的顧母早已經哭得傷心欲絕,癱倒在木板上小聲的抽泣著。

黑衣殺手肯定也想到了水路是他們逃跑的最佳方式,但此時已是深夜,江麵上遼闊無際,霧氣茫茫,沒有任何的視野,想要找到顧宴他們,根本不可能。

顧宴透著縫隙看著岸上的黑衣人,他們身上撒滿了鮮血,眼睛透露著殺氣。

顯然,顧府和自己的父親已經被殘忍殺害……

此時,岸上又多了一些動靜,十幾輛馬車不知道拖著什麼,浩浩蕩蕩的駛往東淩江邊,下一刻,顧宴卻看到了那馬車裏裝的竟全是屍體,那其中赫然是顧家的家眷還有自己的父親遺體。

此刻,卻被那群黑衣殺手毫無感情,一具一具的扔進了東淩江。

這寒風凜冽的冬季,“他們就這樣緩緩的沉入了江底!”

顧宴手中的拳頭捏的很緊,眼睛布滿血絲,恨不得直接衝上江岸,把他們一個個都殺掉。

可僅剩的理智告訴顧宴,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待我重歸夏城,查清楚事情的真相時,便是你們這些人渣的祭日!

此仇不報,我顧宴誓不為人。

帶著無盡的仇恨和刺骨的寒風,顧宴從東淩江駕船離開了元京,不知去向……

豎日,元京皇帝震怒,要求徹查凶手,敢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滅了禮部尚書的滿門!簡直是太過於放肆!

坊間百姓也在奔走相告,甚至是飯後茶餘都在聊著這些消息,不知道這禮部尚書得罪了誰?

竟是被滅了滿門!

“我可聽說這禮部尚書顧霖可是位為國為民的好官啊,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

哎,可惜啊!

天道不識人!諸如此類的眾多言語從無數老百姓的口中傳出。

……

因為影響太過重大。

坊間把此次事件稱為東淩江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