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靈在太空戰船上一邊看著克隆生產槽生產白種克隆人戰士,一邊隨時在智能電腦旁邊聽取牛2和牛3的彙報。
那3000多名哥薩克騎兵最後生產出2000名白種克隆人,沒辦法很多都是斷手斷腳的,湊不齊。看著身高接近2米強壯的白種克隆人,梁錦靈想到要這些白種克隆人去禍害歐美的白種人。
於是,這2000名白種克隆人被梁錦靈任命為白害軍團的第一騎兵團和第二騎兵團,任命由牧羊犬製造出來的狗1和狗2當團長,白害騎兵團也是騎繳獲的頓河馬。
讓黃禍第一騎兵旅把莫辛納甘1891式步槍和10門1877年式87mm野炮讓出來,改換裝備30式步槍和克虜伯1902年式75mm野戰炮10門。
白害軍團的第一騎兵團和第二騎兵團裝備黃禍第一騎兵旅讓出來的2000枝莫辛納甘1891式步槍和10門1877年式87mm野炮,白害軍團克隆士兵除了身材比俄羅斯人高大威猛,穿上俄軍軍服簡直就是沙俄的哥薩克騎兵。
而牛2和牛3率領的第一旅和第二旅羊戰士克隆兵,放棄馬匹改為步兵,乘坐著星際聯盟的大型直升飛機(懸浮靜音,裝有激光武器),用超音速100倍的速度(即122400千米/時),飛去了7000公裏外俄國的歐洲地區。
不到一個小時後,牛2和牛3率領的克隆軍團第一旅和第二旅分別到達了俄羅斯的圖拉市和伊熱夫斯克市。
圖拉市位於東歐平原中部、中俄羅斯丘陵(高度達293米)北部,距離北麵的莫斯科200多公裏。圖拉擁有大量褐煤、鐵、岩鹽、磷灰石等資源礦藏,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成為俄國的鑄鐵中心、鐵路樞紐,工業以軍工業、鋼鐵、機械製造(運輸機械、農機等)和采煤為主,有礦冶學院。
圖拉市的大型企業有“圖拉煤炭廠”,有職工28000人;“康拜因廠”,有職工8500人;“圖拉機械廠”,有職工16000人;“圖拉武器槍炮廠”,有職工14000人;“斯坦普”機械製造廠,有職工10500人;圖拉子彈廠,有職工8500人。
而圖拉的圖拉武器槍炮廠和圖拉子彈廠就是沙俄時期俄國陸軍最重要的軍工廠,現在俄國最著名莫辛納甘係列步槍就是在圖拉武器槍炮廠研製出來和負責生產的,而德俄合作生產的1877年式大炮(87mm至152mm)也是在圖拉武器槍炮廠生產的。
伊熱夫斯克市位於伏爾加河上最大的支流卡馬河河邊,是莫斯科至遠東鐵路和卡馬河運輸中心,東距離烏拉爾山500公裏,西南距離喀山200公裏,西距離莫斯科一千多公裏,是沙俄時期最重要的三大軍工城市。
伊熱夫斯克是一個礦產和鋼鐵工業城市,它附近擁有大量的鐵礦、煤礦、其他金屬礦產等,其特點各種礦產金屬提煉生產後,可以加工為各式各樣的金屬製造,尤其是機械和武器。
伊熱夫斯克最著名的是伊熱夫斯克兵工廠,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在1760年建立的以生產輕武器和大炮配件為主的鐵器廠,後來由於拿破侖準備入侵俄國,而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下令擴建兵工廠。
從此,作為俄國政府兵工廠的伊熱夫斯克兵工廠以生產輕武器為中心,與伊熱夫斯克市榮辱與共,伊熱夫斯克正式成為真真正正設施完善的兵工廠。
到1825年時,伊熱夫斯克已經成為俄國最現代化和最有效率的武器生產地。從1900年開始伊熱夫斯克兵工廠進行了大力的擴充,利用德俄同盟、法俄協議等關係,從法國、英國、德國、美國和瑞士等國家進口了大量現代化的生產機器,負責仿製世界各國的輕武器,工人人數也急劇增加到一萬多人。
沙俄時期伊熱夫斯克兵工廠與聖彼得堡以北卡累利阿地區的謝斯特羅列茨克(海軍)兵工廠、莫斯科以南的圖拉兵工廠並稱為俄羅斯帝國的三大輕武器生產基地,後來芬蘭獨立後,謝斯特羅列茨克兵工廠的設備被拆遷和轉移到了圖拉兵工廠和伊熱夫斯克兵工廠。
二戰爆發後,入侵蘇聯的德軍逼近了莫斯科以南的圖拉市,蘇聯政府匆忙決定將圖拉兵工廠拆遷到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從此伊熱夫斯克兵工廠成了蘇聯最大的輕武器生產基地,伊熱夫斯克市被蘇聯列為為保密行政區,禁止外國人進入。
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就成為了俄羅斯最著名的步槍建造點,30年代曾經仿製過卡賓槍、湯普森衝鋒槍等等,後來的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在這裏設計了他著名的AK-47突擊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