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明祭祖(1 / 1)

自從畢業參加工作,我就將父母接到西安一起生活,好多年沒有回去,往年都是父母回家祭祖,也常被父母指責,今年孩子稍大一些,我就應了父母一起回家。

從西安到老家的路已經通了高速,比起以前翻山越嶺的盤山路,便捷了很多,驅車時間縮短不少,不久就下了高速到達鎮上,再又兩公裏的路程就到老家,這一段路我特意開的很慢,時不時望著窗外瞟一眼,熟悉而又陌生,路過曾經讀書過的初中,借讀過的小學,和孩子講述著這裏的故事,孩子隻是趴在車窗前好奇的看著!

車輛緩緩進了老家的地界,泱入眼簾的便是新修的新農村,村裏的人很少,即使這個時節,年輕人外出務工的,宜居城市的,剩下的都是上一把年紀老頭老太太,做完祭祖,父親和村裏上年紀的人打著招呼,聊著天,好多人的麵孔自己已經感覺很陌生,我就沿著以前的老路走走看看。

老家是一個偏僻的村莊,村子不大,五十來戶人家,主要以張姓為主,兩戶韓姓人家,聽說是從隔壁村遷到這裏,全村一條胡同,原本是將一片坡地挖出一個溝壑,中間就是村道,兩側打的窯洞,胡同自高向底,村裏三麵環溝,典型的黃土高原溝壑地貌,處在塬的邊緣處,有時候天氣好的話,站在這個塬上可以清晰看到溝的對麵,小孩子總是愛拿對麵塬上的人打趣,時不時喊幾嗓子,爭先恐後,嘻嘻哈哈,童聲在溝壑裏回蕩不息。

踏著曾經的胡同已經被新農村的改造推平,種上了莊稼,就連學校也是,聽父親說,村裏孩子少,都在鄰村上學!學校也就辦不下去!從以前的村頭走到村尾,又折返回來,停留在當初的村口土梁上,看著眼前的景象,心情五味雜陳,到了新村莊,有一家人的房子和村裏的房子格格不入,隻是用紅磚搭蓋了一間房子,沒有門廳,沒有院落,顯得十分單薄,走了過去,門是老式的合頁木門,很有年代,估計也是從以前的舊房拆下來安裝上去的,帶著鐵鏈的門栓,搭著一副帶有補丁布門簾,門被從裏打開,鐵門栓作響,走出來一個佝僂著背的老太太,頭發蓬亂又花白,手裏提著框子像似裝有祭品,挪著沉重的步伐,進去一趟又出來,顯得十分吃力,像是忘記什麼東西很是焦急!

離開老太太的家,和父親說了這事,得知他是臭臭的母親,我很詫異,不敢相信歲月的摧殘,也不敢想象精神打擊之大!張大鵬和我是小時候的玩伴,臭臭的父親也是前幾年因病去世,家裏的老二張小鵬聽說也是在外打工至今也未婚!家裏條件不好,低保戶,生活也很艱難!回去前從車裏拿了幾份禮品放在她家的門口,返程的路上心情複雜,凝重,不想說一句話!曾經的童年回憶閃爍在腦海!久久不能平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