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江雖然上下班辛苦,不過也有意外之喜。
原先,他認為自己這份工是沒收入的,純屬義務勞動。後來才知道,六扇門的鹽場收入不得了,一個月純收入有三萬兩,直屬六扇門的員工,每月共需發二萬五千兩,餘下的都做他途。
自己是門主,按月有一百多兩,據老大說,這相當未來一個金領的工資水平了。這話聽了,再多的煩惱,晚上睡覺有時也會偷笑。
有錢賺,工作態度自然端正了些,事無大小都要親躬,下屬們在江老頭諄諄嚴教下,早已習慣,倒也不在乎新來的門主下派工作多。
隻是對於新上司的要求不太明了,好像是要找個人,又像要找一群,特征好像清楚,卻又有萬種可能,重要的是,要找的這些人幾乎散布在帝國各處,甚至有可能是國外,比大海撈針都要棘手,百來號人沒日沒夜,漫無目的,苦不堪言,好在六扇門內律極嚴,倒也沒人敢問個為什麼。
陸小江為了加大進度,和天啟商定,鹽場收入從此不再與皇家相分,全部用做六扇門經費,擴大第一扇門的人手,以便各地基層協助找人。
這項改革的出發點是為了找人,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捕快在社會上本沒地位,加上沒工資,為養家糊口,維持生濟,不得不與當地官府同流合汙,巧立名目,敲詐豪取,名聲極差。
陸小江此項舉措,不單增加了總門對天下捕快的管理人數,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薪酬問題,所謂當差拿錢做事,天公地道。江老頭又是一個手段極高之人,運用陸小江的新政策,擴展人員同時,還加大了管理力度,凡是領六扇門工資的,若行違法之事,定嚴懲不怠,總門自行清理門戶。
天下捕快,皆地位低下,沒有編製,遊離於體製左右,隻能依附官衙。許多人雖有本事,也隻能淪為官老爺的看家護院,空有正義,時日一長,也漸消磨,突地工資有了著落,又是統管自己的六扇總門,歸屬感大生,宛如沒爹娘的孩子找到家,欣喜之極。
回歸六扇門大家庭後,各地六扇門都直接受總門指令,重新學習捕快門規,知曉內律極嚴,不亞於東廠、錦衣衛,自律頓生。
許多捕快心存大義,一身本領不願落草,這才加入公門,為的是保境安民,現在生活得以穩定,一展身手,能使自己樹個好名聲,光耀門庭,更是不屑去做那些阿諛奉承的勾當。
各地州府縣衙也是樂意,上邊有人幫著發工資養人,豈非天大好事,誰會反對?卻不知,一個獨立的政府部門正悄悄誕生,從此改變權力結構。
陸小江在天啟的指導下,還加大了思想管理,比如大明捕快是百姓神盾,懲惡保善的衛士等等,強化捕快的個人榮譽感,事實證明,有思想就會有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
一年之後,各地捕快違法欺民之事漸少,再後來,在陸小江的帶領下,六扇門已成為朝廷的正式部門,“人民捕快”的名稱也叫開,捕快的職業成為炙手可熱工作,人人以此為榮,更鮮有人去做有損身份之事。
以天啟的原意,是不希望改變曆史,可為了找尋失散的兄弟,也隻得從權。他與陸小江都認為,強化六扇門不過是明朝衙門的微調,不會對後世產生什麼大影響,卻不知道,以他們的現代知識,一旦做開,許多事情便與曆史越行越遠。
陸小江根據所知,還為六扇門增加了不少新東西,比如指紋收集,檔案建立,審訊室運用,屍驗方法等等,都是他從電影電視上看到橋段,當然他本就是一知半解,許多東西根本給不出完整的指引。
不過六扇門人才濟濟,門主一聲令下,都各司其職,認真研究,不敢怠慢,居然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對於破案幫助極大,連閱曆老道的江老頭都暗自佩服,對陸小江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