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轎子繞了一小段路,就往宴請賓客的酒店而去。
畢竟抬轎子跟開車,兩者之間的差距挺大的,一個人力,一個機動。
哪裏有什麼可比性,自然是少走點路。
不過不得不承認,坐轎子,可比豪華車隊那種繞遠路、然後找一個景色不錯的公園去拍照一小時好太多了。
作為參加過不少婚禮,當過不少接親隊的人,用親身的經曆現身說法。
那種形式,可能很多人喜歡吧。
但是她不太喜歡,婚紗攝影、流程拍攝這些,真挺沒意思的。
對她來說。
大家都是這麼搞的,她想要來點不太一樣的,所以,婚紗不是她的首選。
而是選擇了古代婚服,也沒有選擇現在很流行的秀禾服。
禮節減少了很多,沒有一比一還原進行。
婚慶公司也沒有選擇,煽情那一套,她總覺得很怪,強行煽情,更讓她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所以,沒有婚慶主持人,有的隻是,她家妹子充當拜天地的儐相。
或者說司禮,自家人來,自己人拿紅包,就過個手而已。
還是那句話,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兩位妹妹,一人站在搭建的台子兩邊,正中央的位置是高堂。
也就是雙方父母就坐,等著新人到場,舉行拜堂儀式。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禮成,送入洞房。
當然,送入洞房麼,就是個說辭,實際上,換了一身方便的敬酒服——正紅色呢子大衣,頭上的發飾,減少一些。
挨桌挨桌去敬酒。
“這是你大舅媽和大舅舅,還有大表妹和小表弟……”
季父季母,何爸何媽,今天都是現場最亮眼的存在。
畢竟,作為新人的雙親,肯定要打扮一番的。
季母一身濃鬱的紅色旗袍,長及小腿,側邊開了個十幾公分的叉,方便走路。
披著一個淺色的披肩,雍容華貴。
而何媽,雖然穿得不是裙子,但同色係的長款大衣,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兩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別提有多和了,好得跟親姐妹似的。
並肩走在一起 身後跟著各自的男人,同樣是一高一矮,隻不過,兩位老父親,一位偏瘦,一位體型相對來說略豐滿,但也說不上胖。
自然,瘦的那個不用多想,百分百是何晴她老爸。
喜歡喝酒抽煙,而且天天幹體力活,畢竟收廢品,搬上搬下的。
能不費體力嘛。
還真別說,何爸的力氣,可是杠杠滴。
至於季父,也差不到哪裏去,常年上位者的氣質,不比壯年,儒雅許多。
但依然非同凡響。
盡管如此,兩位老父親站在一起,卻沒有顯得差異很大。
或者說,何爸也是自帶那麼一股子氣質在身上的。
曾經也是風華正茂的好兒郎。
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被生活壓彎了腰,加上生病,看著與正常人無異,實則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往事不可追。
何晴對爸爸的希望便是,好好將養著身體,少喝酒抽煙,一天別想太多。
就她的感覺,她老爸是深度內耗的人,精神層麵的疾病,真的不好說。
當然,換一個角度,在她爸爸的世界裏,所謂他們這些“正常人”,才是不正常的,也不一定呢。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隻看站在哪個角度分析了。
反正,對於爸爸,就希望能舒心一些,幹自己想幹的事情,至於賺錢養家,不說百分百是何媽,但是絕大部分可以說,依靠的是何媽。
所以,媽媽脾氣大的時候 何晴是能夠理解的。
當然,理解歸理解,但並不影響母女之間、父女之間的矛盾,時不時吵吵架,也是家常便飯。
何晴也必須要承認,最重要的就是,吵過以後,不要放在心裏。
雖然嘴上說如果爸媽過得不舒心,那就別為難自己,各自安好。
實際上,何晴覺得吧,這兩人對對方有的時候都沒有什麼好話。
可是真的分開,他們真的不一定會這麼做。
像媽媽所說,“哪對夫妻不吵架,能有個吵架的人,也算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