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行動,王清出來打個哈欠隨口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次東巡一定沒那麼簡單。而且國家繼承也會變成動亂,據我所知,這詔書一定也會有誤。”陶靈文也一籌莫展,坐在屋裏堂中思考著:“我想,昨夜那火書,應該是在給我們什麼提示。若我所料不錯,文物的丟失,就要從現在開始了……”
過了一刻鍾,李佳琳從臥房緩步出來,如夢初醒般悠聲道:“沒時間了,我們要趕在那些盜奪文物的賊人之前抵達。這次對方是幾隊人馬分頭行動,快想想辦法阻止這場連環計!”陶靈文也在心裏有了底,把四人集中起來,細聲道:“我們如此這般…………”眾人聽後麵麵相覷,相互點點頭,張思成道:“此法妙極!”
許華道:“好,就這麼辦!咱們現在就出發!”
…………
按照計劃,張思成以衛戍身份進入皇帝隨行隊伍中,王清則以文官打扮,混跡其中,暗中跟蹤,許華、隻身潛入鹹陽宮,用一份現代的紙張抄錄了詔書,還刻意留下一個記號,留在案上,並帶走真詔。從宮中出來,不急著回去,就在鹹陽一處客棧暫住,陶靈文出竅後催起疾行令,獨自到西境查探一二,李佳琳就自己起陣為他護法。
探了一夜回來,他發現果真是西境缺了一道口子,有幾個外國人小隊從西北戎狄之地混進來,已經分散在幾條路上,一邊向帝京鹹陽城進發,一邊又準備截入東巡路上,想必是聽到什麼風聲,要來盜寶的。
陶靈文又去鹹陽找到許華,看了看那詔書,用千裏傳音通知張思成二人,隨時準備,看看最後立下的詔書。就回到住所。
這邊,皇帝剛從東巡之地返程,還沒動身,這夜,皇帝依然在為到底如何決定皇位繼承而猶豫不已。在他眼裏,所有的君主對於繼承這個問題,都是寵大不寵小,他偏不然。“待朕百年後,該長該幼,看看諸位大臣這麼說。這個世界上,曆來都是立嫡立長,而朕以為,長子扶蘇,固有治國棟梁之才,隻是太年輕,恐沒經驗眾臣不服,故以邊城之事給他練練手。這樣不能讓他執掌國事;朕有二十餘子,皆可為臣,今獨愛幼子胡亥,隻是一生寵溺,無可大用,將來做個閑散王爺倒也不為過……”
正躊躇著,突然發病,趙高聞知,便入車問安。次日午後,張思成二人終於得以進入親衛部,靠近皇帝主車。隨後幾月內目睹了丞相李斯瞞報皇帝狀況,侍宦趙高假丞相之手篡詔,種種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