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引著林雪走在尚書府的小徑上,一路上,林雪一邊把周遭的風景盡收眼底,一邊仔細聽著少女的話。

少女善交際,平時愛看街市上各種小販收來的話本子,說起話來跟說書的一樣,大概因為年紀也小,聽林雪問起府中之事也毫不懷疑,一一為她道來。

這府中的老爺乃朝中正二品的戶部尚書,深得先帝看重,在朝中正春風得意,可就在前年,先帝驟然駕崩,太子竟死在了先帝邊上。此事一出,朝廷動蕩,已成年的數位皇子為爭奪皇位鬧得天翻地覆,在各自的封地占地為王,導致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就在皇子們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一向不諳世事的七皇子赫連容玨同韓大將軍率領十萬兵馬一舉拿下叛軍。

主打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若是幾位皇子聯手對付七皇子,他怕是半晌就被滅了,可他偏偏挑了個所有人都隻剩一口氣的時候現身,攀上皇位。

府中的老爺前些年一直是先帝的心腹,皇子奪嫡時他一個都未曾站邊,才在新皇登基時保住了自己的烏紗帽,更是保住了尚書府所有人的性命。但是福禍相依,正因為尚書府從未支持過七皇子,今年開始便有多位新帝的心腹在朝堂上挑他的刺,似乎是新帝的意思。一朝天子一朝臣,除非他李尚書告老還鄉,否則估計難以全身而退。

少女孩童心性,自然不懂得官場上的彎彎繞繞,她僅僅是直白地與林雪說了府中的立場,林雪便自然而然聯想到其中的曲折。

當然,這些還有待日後考察,從這少女口中能得知這點情報已經足矣。

話說回來,這府中李尚書有正室穆氏,穆氏孕有一子一女,分別是嫡長子李郴儒,嫡長女李楠懿。在穆氏在生產李楠懿時難產,產後更是大出血,先帝開恩特地遣了當時的太醫令劉富前來診治,可惜穆氏身體因為奮力產下嫡女虧空,導致日後難以有孕。李尚書憐惜穆氏,曾許諾不會納妾,但穆氏出身大族,自然明白堂堂當朝尚書不可能隻有一位正室,於是在她出了月子後,毅然決定給尚書納妾,並主動為他納了兩房清清白白的妾室。

李尚書雖然明白穆氏的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情願地分別寵幸了妾室兩回,之後便置之不理。

誰曾想其中一名妾室實在是老天厚愛,僅憑兩回便懷上了身孕,甚至誕下了雙生龍鳳胎。

李家大喜,為庶長子取名李長安,庶長女為李永樂。李尚書曾打算把雙生子過繼到正室名下,讓他們得一個嫡子嫡女的頭銜。可那妾室陳姨娘目光短淺,認為孩子過繼到穆氏那裏必然討不了好,自己日後說不準能靠一雙兒女被抬為側室,於是存著那點心思不肯過繼。

穆氏自然也不在意那兩個孩子有沒有嫡出的名分,也不打算幫著小門小戶的庶女陳姨娘養孩子,畢竟不是親生的,誰知日後會不會是兩隻小白眼狼?所以也沒有強迫陳姨娘讓出孩子。

那陳姨娘鬆了口氣,以為是老爺寵愛她不舍得讓她剛出生的孩子拱手相讓,於是一直在府中興風作浪,試圖引起老爺的注意。可是穆氏作為大家族裏出來的嫡女,從小在家族的明爭暗鬥中長大,怎會鬥不過一個小小的姨娘?不過幾個小手段,那陳姨娘便隻能夾著尾巴做人。

看似收斂,其實這些年一直在偷偷培養她那一對庶出的兒女,在他們麵前說盡正室的壞話,等待著兒女及笄後出人頭地,助她翻身。

這偌大的府中,從林雪的下人廂房走到李楠懿的閨房中有一段距離,少女嘰嘰喳喳地說了好些話,兩人才來到小院門前。

還未走去院中,便有一股撲麵而來的花香味,抬頭看,此處名為《昭懿堂》。院中栽種了許多各式各樣的鮮花,還有許多林雪不知道名字的花,甚是好看。

遠遠看去,似有一名女子從房中走出,正好對上林雪的視線。

隻一眼,便讓同為女子的林雪終身難忘。

多年以後,每每林雪想起與她的初遇都難以忘懷,久久不能平複。當然,這是後話。

“小姐!您快來看,雪姐姐已經康複了!”少女小跑著到了那女子的身邊。

那女子美目流轉,看了看林雪,轉頭看著少女,垂眸道:

“真是太好了,阿音,這下你我都能放心了。”

林雪走近,才更是被那女子的容貌驚豔地說不出話來,她的一顰一笑仿佛能勾人心弦,林雪在電視裏看過的每一個一線女藝人,都比不上眼前這位十五、六歲的美人。

美人喚少女做阿音,想必是那少女的名字,而這位美人,應當就是阿音口中的大小姐,李楠懿。

李楠懿看向林雪,發現她還站在院門口沒動,開口催促道:

“雪兒,還不進來,莫不是把人燒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