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要去哪裏玩嗎。”媽媽微笑著問我。去哪裏玩呢,公園,遊樂場,商城,我一邊想著去哪裏玩一邊問媽媽:“爸爸也一起來嗎?”爸爸喜歡周末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很少見到他休息日出門,就連節假日都隻是隨便出門逛半天就回家繼續窩在沙發上,平日裏很少能和爸爸一起出去玩。我期盼的看著媽媽,得到的回答也並沒有讓我失望。“當然啦,就是爸爸讓我來問你去哪裏玩的哦。”媽媽笑盈盈的看著我。我興奮的趕緊從床上跳了下來,拉著媽媽的手臂說:“那就去遊樂場玩吧,媽媽幫我選一下衣服。”媽媽點了點頭,摸著我的腦袋,輕聲說:“媽媽恐怕不能幫你選衣服了,畢竟……媽媽現在不在家裏。”
奇怪的夢。我整理著書包想起了起床之前的那個夢。小時候我一直待在老家由奶奶照顧的,媽媽隻有過年才回來,倒是爸爸經常帶東西來看我和奶奶,但是在夢裏的我卻是在這個房間裏長大的,爸爸媽媽兩個人的習慣就像反過來了一樣,莫名其妙,奇怪的夢。最後確認了一遍東西沒有少帶,我拍拍書包,背在背上離開了家。
家離學校很近,和家裏人爭執了很久他們才願意妥協讓我不住校,於是在離學校很近的地方租了個房子。高興。畢竟直到高中才搬到城市裏來,還沒看看城市是什麼樣的就要被關在學校裏住宿是讓我忍受不了的,與其這樣還不如在鎮上讀高中。看著小區門口的早餐店裏擁擁擠擠的,路邊來來往往的去上班上學的人,我握住書包的背帶,加入了路邊的人流。我並不喜歡和很多人待在一起的環境,但是街邊形形色色看了很多遍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店鋪卻讓我忽視了身邊的人群與聲音。美好。城市裏店鋪的數量、種類、裝修比老家的鎮上強上太多(裏麵的價格也是),想著等長大以後,我如果也能擁有一家這樣厲害的店鋪的時候走路的腳步也輕快了幾分。我最喜歡的是等綠燈的時候,忙碌的人們無一例外的駐足在紅燈下麵,我去鎮上的時候能讓人腳步停下來的隻有近處開過來的汽車,而在城裏連汽車都需要在紅燈下麵等待。在等待的時候,就能久違的看看天空,這是我在老家最喜歡做的事情。然而視線剛剛瞟到天空時,目光就被對麵正在裝修的一家店鋪吸引走了目光。不論是需要注意即將亮起的綠燈,還是路邊的景色,都是城市裏讓我很少再看天空的原因,欣賞路邊的景色,分析繁雜的信息,取代了我在老家時無所事事的時候隻能看天空發呆。期待。城市裏總是能給我帶來各種新奇的體驗,那正在裝修的店鋪會是做什麼的呢,大概是手機營業廳吧,我想著品類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周圍的手機店也時不時冒出來一家。不不不,還是飯館更好,飯館我還能去吃好吃的,不過理發店似乎也不錯?一邊胡思亂想,一邊迎著綠燈,向已經在視線中的學校走去。
剛走近教室門的那一刻,嘈雜,然後歸於平靜,並非他們停住了說話,而是我看到了我的座位,隨後便心無旁騖的走了過去,其他人的聲音左耳進右耳出,在我看來他們隻是張合著嘴巴,沒有發出一點聲音。我的同桌身邊站著兩位其他同學,互相在討論著什麼。我放下書包,拿出今天會收的作業放在桌子靠走廊的一側,這樣就不必和課代表交流他也能直接收到我的作業。今天已經是開學的第二周,但大部分人依舊還沉浸在暑假裏,身邊一直有人來來往往,雖然心裏屏蔽著周圍聊天的聲音,但拍桌子,挪板凳,大笑怪叫聲還是時不時傳入耳裏,甚至還有撞牆的聲音。這是在搞什麼嘛,活該等會被班主任說兩句,我複習著上節課的內容,一邊想著等會用什麼顏色的筆記筆記,一邊期待著班主任突然拍門而入。
無聊。最無聊的時間就是下課的時候,毫不客氣的說我的成績很好,課間複習對我來說並不需要,把下節課需要用的東西擺到桌上,翻開課本以後便無事可做了,假裝讀著課本,祈禱課間趕緊過去,為什麼上課的四十分鍾比課間的十分鍾短這麼多呢,難道是學校給我們開了個玩笑,實際上上課隻有十分鍾,課間才是四十分鍾?一隻手從我的桌麵上拿走一份作業,然後從我身邊路過。感謝這位不知道是哪門課的課代表沒有向我搭話,雖然已經一年了,課代表們已經習慣了直接從我桌上拿作業而不是直接問我要,但他們能尊重我的習慣還是讓我不勝感激。這時身邊傳來一聲巨響,教室裏也響起驚呼,我聽到桌子倒下和書本嘩啦嘩啦落地的聲音,低下頭翻了個白眼盡力憋住笑,周圍也是一片快活的笑聲。不用想也知道是我這位同桌幹的好事,他經常弄出一些動靜,包括但不僅限於自己摔壞了幾個杯子(在上學期最後的一個月內)、數學課上拿的是英語書,就這樣上了半節課之後被老師逮到、開學時似乎頂著個滑稽的發型(好像是剃光了?)被全班同學笑了幾天。可能還有更多,但我也不清楚其他事情是不是和他有關,說到底我連他的長相、名字乃至性別都不知道,不過短發的女生也挺多,我捏了捏下巴處晃蕩的頭發,看吧,我不也是短發嗎。不過教室裏一下安靜了下來,並不是我屏蔽了他們的聲音,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的安靜了下來,應該是班主任被動靜驚動到教室裏來了,我埋下頭將視線聚焦在課本上,拜這次騷亂所賜,漫長的課間馬上就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