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泡麵湯和消失的同事(1 / 2)

我從沒想過我的生活會因為一碗泡麵湯而發生改變。但生活確實如同一碗撒到地上的泡麵湯,四下飛濺、狼狽不堪。

端午假期已過,這座北方小城盛夏的清晨雖然不算太熱,但陽光刺眼,我和往常一樣,裝作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走進寫字樓,走進電梯,走進公司,走進我窄小的工位,佯裝努力的開始了一天。

打開沒有寫完的文檔,我對著密密麻麻的字開始發呆,“打工人節後的第一個上午真是煎熬啊”,我在心裏發出了哀嚎。但還是機械般地把手指放在鍵盤上,開始寫字。

“自我效能感是一種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我從百度百科複製了這一句話,粘貼到文檔裏。這就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就職於一家心理健康教育行業的公司,每天都要給公眾號寫一些或科普或雞湯的小文,我負責心理學的板塊。公眾號的瀏覽量少的可憐,還不如一個社牛朋友圈點讚多。

“我這都寫了什麼啊”,一陣懊惱,我推開鍵盤,隨手拿起攤在桌上的小書,書頁鋒利劃破了我右手的拇指——怒氣值又上升了10個百分點,我用紙巾草草包裹了一下,讀起書來。

這本書是凱魯亞克的《達摩流浪者》,摸魚神器,它時不時的給我一種“在路上”的虛假希望。在碼字的間隙讀幾頁,具有“續命”的神奇作用。

又東拚西湊了一千多字,我點擊保存,關上了顯示器,從抽屜裏拿出泡麵向飲水機走去。

“小伍,又吃泡麵啊?”同事蒙蒙提著外賣走進來,“啊,對啊”我隨口應了一句。最近天氣熱,下樓一圈整個人都要化了,不想出去吃,連外賣也懶得下去拿,我已經連吃了三天泡麵了,感覺自己身上都被泡麵調料包醃入味兒了。

“也好,就當省錢了”我很擅長這樣的自我安慰,但肚子上日益增長的肥肉又把我拉回了現實。

沒心情再吃,我端著剩下的半碗泡麵去丟垃圾,路過老板虛掩著門的辦公室。

“... ...形勢就好了,到時候,我們再成立一個機構,做線下,做培訓”辦公室裏傳來老板的高談闊論,這是他日常的暢想未來,宏偉藍圖仿佛就要實現了。

“又跟吳主管在規劃未來了”我心想。

我腳下一絆險些摔倒,手裏的泡麵撒了一地,我趕忙跑到洗手間去拿拖把打掃。收拾完地上的殘局,我轉頭一看,現有一些汙漬濺到了老板辦公室的門上,白色的大門下端,紅褐色的油漬格外明顯,我隻好掏出紙巾蹲下身子開始清理。

“咱們這次這個idea一定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專業的人,加上山河那邊的資源,肯定秒殺市場上一切同類產品”說話的是吳主管,是公司的股東,也算是我們公司的產品顧問吧,他常常和老板一起談天說地、談古論今、談現在、談未來,總之無所不談。

“不過山河那邊你多注意,小冉的工作還是要做一下的”。房間裏傳來齊總帶有壓迫感的聲音。

天呐,我真的不是偷聽啊!我加快了清理的動作,雖然我愛聽八卦,但是公司的事兒我真不想聽太多。

“好的齊總,課研部那邊李潔已經在談了,其他人我來安排”。

“行,你先談,後麵的事看情況再定”。我剛擦了幾下,就聽到吳主管朝向門口走來的腳步聲。我想起身躲開已經來不及了,隨著門被吳主管打開,我狼狽地蹲在門口,手裏握著紙巾,尷尬的笑了笑。

“吳主管...”

“你這是....?”

“我剛才不小心把這裏弄髒了,擦一下”我指了指門上的汙漬。

吳主管愣了一秒,看了看我手指的方向,一瞬間換上了他日常的“工作表情”——春天般溫暖的微笑,“簡單擦擦就行了,下午保潔要來大掃除”。

說完他從我身邊繞過去,向隔壁自己辦公室走去。剛進門,他又探出頭來,對我說:“哦對了,小伍,那個....”,我看著他,等著下一步的指示,“糟了,不會是跟我要那篇自我效能感的稿子吧,我才開了個頭,天呐。”我心裏暗暗叫苦,祈禱他能暫時失憶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