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府中家將傳來消息,李田一家已經全部抓獲,現在已經和斧頭幫全部成員,壓入大牢正在嚴刑拷打逼問同謀,而朝廷之上卻已經吵翻了天,文官武館各自分派,爭論不休,陛下更是眼昏頭脹,看著大臣在下麵爭吵,卻也不製止,隻見納蘭雄老將軍一身金甲,上瞼道,我府幼子與李將軍府中幼子,於今日在京城被刺,索性我那不爭氣的孩兒和李濤小將軍趕去及時,當場擒獲刺客數百名,這場事故起因不明,卻也逼問出,此事居然由通政史李田親手指示,針對我軍部起手,趕盡殺絕,下午我去看望還見李長風惶恐不安,驚慌失措。而我家那不成器的孫子卻是在臥於病床昏迷不醒,老臣不慎惶恐,若真是朝中哪位大人所為,還清告知在下,哪裏得罪了大人,竟然對兩個孩子下如此重手。老臣一生為國盡力盡忠,若真有哪裏妨礙到了哪位大人,還請明示,不要對兩個孩子在下毒手,老臣再次懇求陛下,徹查此事,凡於此事有關聯之人,一律扯其官位,打入大牢,嚴刑逼供,勢必問出幕後黑手,老臣不才願與其當麵對質,到底哪裏做錯,非要對著兩個孩子下如此毒手。
隻見李戰也是一跪,稟皇上,老臣於各位武將也是常年鎮守邊關,更是為國盡忠盡力,受陛下抬舉,位列將軍,掌五十萬大軍,確是不明此事起因如何,若無背後有人指使,江湖一個小小幫派敢對將軍府的人行凶,老臣確是不信,懇請陛下徹查此事,為我等做主,陛下此時若不查明,揪出幕後黑手,還我等一個清白,若真到老臣又領兵南去,孫子在遭歹人毒手,老臣惶恐啊!求陛下徹查此事,隻見朝廷武將更是全部跪下,緊抱一團。那邊的文臣確是坐不住了,自古朝廷,文武不合,而趙國更是以武治國,朝廷本就偏向武將,所以朝廷之上的文臣更是抱做一團,私交都很好,牽一發而動全身,隻是誰也不知道這區區四品官員確實惹出這麼大一個簍子啊,偏偏通政史為人圓滑,又懂禮數,朝廷文官更是十之八九與之有與其來往,要說真要有人合謀這麼光明正大的刺殺兩個將軍府的人,別說文官不信,就連李戰,納蘭雄自己都不信,敢這麼光明正大的請一堆廢物刺殺將軍府的人,除非誰腦子進水了,隻是此事卻是於朝廷文官有些關係,自然要乘此機會清理一番,也避免以後有人給自己穿小鞋。其實都是心知肚明,可是都沒法說出來啊,文官那邊更是不知道從何說起,現在這情況誰張嘴說話,誰就是自己給自己身上攔事啊!兩個將軍府,生死大仇,誰攔的起,但是不攔吧,由這樣發展下去,陛下徹查此事,文官都私下交好,來回走動頻繁,受過通政史好處的人恐怕不少。所以文臣那邊是一邊默不作聲,一邊私下罵娘,早知道通政史這老貨這麼不靠譜,當初就該亂杖打出去,現在出事了,人家要是徹查,估計謀劃刺殺誰都知道沒有這回事,但是真查出行賄受賄,恐怕自己腦袋上得烏沙是保不住了。
本來以為皇帝多少會有些阻攔,可是皇上也不吭聲,文中大臣更是心中無底。頓時朝中氣氛有些詭異的安靜起來。隻見皇帝沉思片刻,大手一揮既然眾愛卿都沒有意見,那便徹查此事,凡確定有參與刺殺者,立即下公文拘捕。卻見到皇帝這般宣判,一眾文臣更是愁眉慘淡,惶恐不安。而武將這邊卻是喜笑顏開,回到,陛下聖明。皇帝又接著說道;既然納蘭家和李家是此事受害者,便有你二人親自值守,揪出真凶,一是為兩個小家夥討個公道,第二是肅清下朝廷,最近國家剛剛開始安逸,便有些人借此拉幫結派,起風弄雨,此風不可長,凡有參與者,一旦確定李將軍和納蘭將軍視情節輕重可先斬後奏,勢必要把這些吃這國家糧食,卻私下禍害江山的蛀蟲一網打盡,有多少殺多少無需稟報,尺度爾等自己把握。此事無需再議,若沒有事,就此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