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在這座城市的這個夜晚悄無聲息地爆發了。
直至第二日的早晨,戰火已經從城市的郊區延伸到了市區內部,城市內一座座高樓大廈正在被戰火所侵蝕,一點點變為廢墟。無數的黑煙從城市各處冒起,每一處黑煙即代表著一場慘烈的戰鬥正在發生或已經結束。
一聲沉悶的炮響發出,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崩碎的磚塊瓦礫散落滿地。還未等這些碎塊全部落地,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從掩體中衝殺而出,而在周圍破敗的建築物中,伸出數根漆黑的槍管。在連續的槍響和閃爍的火光過後,那些衝殺出來的士兵很快中彈並倒在大街上,道路之上很快又重歸寂靜。這樣小規模的戰鬥隨時隨地在城市內部上演,因此而死亡的,包括士兵與平民,不計其數。
作為首都,薩爾市不僅是此次戰爭的源頭,也是這次戰爭的重災區,分屬於兩個不同陣營的軍隊在城市內部交戰,城市裏所有的居民都對這裏曾經的繁華記憶猶新,但因為戰爭的緣故,這裏隻剩下了被戰火洗禮後的一派殘破之景。
薩爾市三麵環山,隻有西麵一處平坦的通道對外聯係。城內也分布有許多山地和河流。城外的山上分布有許多炮兵陣地,在一次次炮彈的發射中蠶食著市區的基礎設施。市內大大小小的交火點,還有天空中不時飛來的偵察機和轟炸機,猶如陰霾一般,交織在這座城市的上空。由於這座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戰爭一開始,這裏的對外交流便已完全中斷,不論是交通,對外的通訊,網絡,加上城市內部由於巷戰進入無政府狀態,這裏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圍城”。
“今日北部工業區再次遭受敵機的轟炸......南部商業區遭遇炮擊......政府大樓交火持續......”
聽著收音機斷斷續續的播報,李正卿仍然愁眉不展,作為一名留學生,如今戰端一開,他和同住的同學楊欣已經是無法離開這座城市,根據最近的新聞預測,這戰事怕是已經陷入膠著的狀態,一時半會還無法結束。他的同學楊欣從房間裏走了出來,在聽完收音機的播報之後,他對李正卿說道:“戰爭還是開啟了,看來張文的預測並沒有錯。”
“當時張文跟我講的時候,說真的我還有些不相信,畢竟好端端的誰會想著突然打仗呢?他弟弟張白還跟我說要囤一些物資在家中,可惜我沒聽,現在看來,他們的確是對的。”李正卿歎了口氣說道。
“其實前幾天城市內部突然戒嚴,這已經很反常了,如今戰況不明朗,我們在暫時出不去的情況下,應該要做好長期的打算,比如,我們現在應該著手開始準備供我們生存所需的物資。”楊欣提議道。
於是兩人便分頭,開始在家中尋找起可供生存的物資。經過在廚房,臥室,儲物間等各處的翻箱倒櫃之後,客廳的茶幾和地麵上堆起了許多的紙盒,裏麵都裝有許多諸如餅幹,肉幹,麵包,糖果之類的零食,同樣的,還有米和蔬菜,而在廚房的冰箱中,還存放著豬肉和牛肉。兩人平時沒事時都宅在家裏,漸漸地,兩人都養成了在家囤物資的習慣,就算他們沒有在戰爭開始前囤物資,如今的情況也沒有糟糕到那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