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韓非子(1 / 1)

“先生,是路上出手相助那群人。”宿謙看著驛舍中的兩桌人,對著剛進來的中年男子說道。

中年男子聞言望了過去。

“主子。”

雲歌朝著趙昱的示意的方向看去,“此地隻有這一家驛舍,天色漸晚,遇到也是無可避免。”收回視線,“吃完,早些上去休息,明早還得趕路。”起身上樓回房休息。

“先生,這是我家先生請你們的酒,表達謝意。”宿謙帶著兩壇好酒呈上。

“您家先生客氣了。我等隻不過舉手之勞,還是收回去吧!”趙昱作為嘴替,拱手一禮。

“這?”宿謙有些難為,轉身回望中年男子。

“趙昱,收著吧!既然那位先生執意如此,也莫要讓他難為了。”雲歌示意趙昱收下。

趙昱從其手中接過,遞給周圍的兄弟。

“多謝先生。”宿謙聞言,難為的臉上露出笑容,拱手一禮。

“多謝你家先生的酒。“雲歌朝著中年男子所在的方向,拱手一禮。

以為不會再交集的兩人,卻在鹹陽獄中以茶會友。

……

“寡人要殺了他,氣煞寡人。”雲歌步入正殿,便見嬴政臉色陰沉,發著脾氣,正殿中的內侍大氣不敢出,生怕衝撞氣頭上的君王。

雲歌皺眉,揮退眾人,“何事如此大發雷霆,是哪個不長眼的惹了王上?”

“嗯?此次怎麼回得這麼早?”嬴政望著回來的發妻,緩和一些。

“想阿政了,就回來早些。”雲歌淺淺一笑。

“就你會胡謅,逗寡人開心。”嬴政寵溺一笑。

“何事大發雷霆?”雲歌快步走向嬴政,柔聲詢問。

“哼,還能有誰?韓國使臣。”

“怎麼?韓國城池如今接連失守,韓王要議和?”

“螻蟻罷了,議和絕不可能,韓國已是我秦國囊中之物,寡人是為人才而可惜。”嬴政冷笑,眼眸中皆是冷意夾雜著痛失人才的可惜。

“哦!是誰這麼大本事讓阿政痛惜?如此不識好歹。”雲歌輕笑,

“韓非那廝,寡人惋惜他一身才能,以加官進爵讓其為我秦國效力,可其不識好歹以死也不願意。”嬴政越說越氣,狠不得殺了他。

“韓非子?阿政不該早就想到這樣的結果,他是韓國公子,怎會背叛母國為秦國所用,何必動怒。”雲歌聞言,安慰其臉色慍怒的嬴政。

“寡人覺得他是人才,若是死了甚是可惜,與其會麵,誰知受此拒絕,早知便聽李斯之言殺了他。”嬴政眼眸陰鷙,滿含殺意。

雲歌眉頭一皺,“兩軍對戰不斬來使,他是代表韓國議和。你若是殺了他,百姓如何看待,兩軍如何看待。阿政,莫要為一時之氣。我讀過韓非的策論,大才者,阿政不是也十分欣賞此人。留他一命,就算他不能為秦國所用。”

“雲兒,何意?他都不能為秦國所用,難道放虎歸山?”

“我可沒說。”雲歌連連擺手,轉身離開將難題留給嬴政,這其中之意你自己悟。

獨留的嬴政突然想到了什麼,大喜,立刻下了一道王召。

……

“先生大才,何不摒棄前嫌為我秦國所用。”雲歌看著眼前之人。

“先—生,竟是——,未—曾想——您。”

“在下也沒想到先生竟是韓國公子韓非,會在鹹陽再遇。”雲歌輕笑。

“您——是當—秦——王說客,不—用再——說,我,我已經——說—過,不會——為—秦——效力。”韓非搖頭。

雲歌抿了一口茶水,“好茶,先生嚐嚐。”

韓非取過杯盞,小嘬一口,“好茶。”

“韓先生,我聽說您與李斯李太尉師從荀子。”雲歌話題轉移。

“是。”

“原來如此,韓先生此次來秦就沒想著回國吧!帶著必死之心而來,在下說的可有錯。”雲歌眼眸中帶著似笑非笑之意,望著對立而坐之人。

“哈哈,先生何意?”

“在下自知勸不動韓先生,不如聊些別的。據在下所知,韓先生力勸韓王,可韓王卻將您派遣出使秦國議和,此番本就是去而不歸之路,韓先生為了韓國還是來了。韓先生便不會背叛韓國,就算我王以相位相邀,韓先生也不會。韓先生是大義之人,我勸韓先生,也改不了結果。”

“既如此,何必在勸。”

“韓先生的策論,在下讀過,甚妙。吾王也是對韓先生評價很高。韓先生可否將策論撰寫完畢,將您的策論為後世之人所閱。”雲歌起身作揖一禮。

“您——”韓非滿眼震驚與詫異。

“先生,覺得在下的話可有錯?”雲歌以為自己說錯了話。

“我,考慮考慮。”

“多謝先生。”雲歌滿是尊敬之意,躬身一禮後離開。

韓非子終是沒有以死明誌,而是在韓國被滅那一夜,自縊隨國而去,而桌案之上是已經完成的策論。而其策論之上中央集權的思想之道為秦王治國之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