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醒回到工廠,剛好也接到了劉晶的捷報。
對方最終還是把水下艦隊給全殲了。
不過自身的損失也不小,光是滄龍機甲就損失了四分之一,還有派去支援的鬼鮫和水月,也各有損失。
實戰就是這樣,並不是說裝備先進就能毫發無損。
劉醒對此完全能夠接受。
再說了,是否真的有虧損現在還不得而知。
己方全都是無人戰鬥裝備,不存在人員損失,隻要把那些艦艇機甲的殘骸打撈回去,海豹礦工很快又能將其轉變成生產材料。
劉醒吩咐劉晶盡快把損失的缺口補上就不再理會,轉頭定下了一個新的研發項目。
櫻井奈奈的生物電波控製方式給了他靈感,他打算將其加入到現有的穿戴設備之中。
近年來,由於大洋集團的橫空出世,大夏軍方的裝備更新換代極快,但是士兵卻還是那批士兵。
即使有著AI的輔助,還是需要花一段時間去做適應性訓練。
如果士兵能通過意識來控製駕駛戰機戰車,不說能夠完全取代訓練,也可以大大縮短戰力成型的時間。
除了軍用,劉醒還打算把該技術應用到義肢上。
盡管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一些不錯的仿生型義肢,但在功能上還是太粗糙了。
做一些簡單的基礎動作還可以,但要想接近甚至達到真實生物四肢的水平還是有著很長一段距離,劉醒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縮短這個距離,讓肢體殘疾的人士能夠盡可能恢複到正常人的水平。
特別是一些在戰爭中受到創傷的戰士,他們為國家的無私付出值得擁有一個跟他人同樣的未來。
當然,這種項目劉醒隻負責立項,自有下麵的研究人員去完成。
至於他本人,則還有更重要的項目等著完成。
係統在升級到5級以後,升到6級的條件又困難了許多,要求劉醒找到一種可以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新能源或者是技術才可以繼續升級。
到目前為止,雖然未有正式的項目,但是關於再生能源的資料已經收集了不少。
其中,劉醒最為關注的是太陽能。
太陽能是由太陽內部氫原子發生氫氦聚變釋放出巨大核能而產生的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目前已知有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兩種利用方式。
雖然它優點不少,但是缺點也同樣存在。
譬如說地形位置、光伏板麵積這些因素會影響到太陽能的收集效率,轉換成的能量儲存運輸起來也不像石油原料那麼的方便。
即使以深海文明的技術,也隻能做出優化,尚不足以完全替代其他能源。
“能不能把太陽能的優點跟石油的優點有機結合起來呢?”劉醒邊翻看著資料邊想道:“如果太陽能被收集以後,能夠像石油那樣運輸,是不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