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3 / 3)

眨眼之間,三大黨竟去了兩黨!

方才被點名的高官權臣等,有還意欲反抗之人,都被層層士兵給拿長刀抵著!

旁觀的八阿哥此時胸口亦不禁怦怦地跳。似緊張、似興奮。

可不知為何,他亦有一種相當不妙的預感,果不其然,接續聽宣達官朗聲誦道。

「圈!八皇子胤襈於八皇子府,期十五年!並,奪其貝勒爵位!連同馬齊、阿靈阿……一幹人等,拔官圈禁居所,待審問後發落!」

八阿哥登時雙膝一軟,動了動嘴,卻沒有出聲。

他突然有種驚悚的領悟。皇阿瑪,怕是什麼都清清楚楚的。

事情也確實如此。

宣達官宣佈了三大黨的處置後,接下來的旨意內容,便是逐一給出了罪狀。

首先是私兵這事。

真正豢養私兵的幕後黑手,其實是太.子.黨後麵的索額圖一派。

私兵事發之後,康熙遣了隆科多進行調查。往上追查雖然隻追到了個不太重要的官員身上,便斷了線索,然而在此之前,索額圖一黨裏的高士奇卻早已叛出,那時暗中狠狠告了索額圖一狀,被康熙壓著不發。而這告狀的內容,雖然沒有包括私兵(否則康熙如何能容忍?),可當中某些線索,卻是與隆科多這次上交的多處重疊了!

這下,私兵便是查無直接證據,康熙心中也已經有了判斷!!

那時已聽從禦醫醫囑休養的康熙,一聽隆科多報告完,知曉自己寵愛的太子竟是連私兵都養上了,內心是大怒又大慟!一個激動之下,半晌後,竟發現他的右半身已無法聽從使喚!

康熙不由大驚,卻也知如此的身體狀況,在私兵大患還未清除之下,絕不能輕易洩露。於是便佯裝怒氣,用著還能動的半邊臉,把隆科多斥喝了出去。之後,康熙嚴密封鎖懋勤殿上下,才傳了禦醫過來緊急醫治!

然而,禦醫給出的結論是,不樂觀。

康熙中風的右半邊,以太醫院目前醫術,沒有任何立即有效的治療方案!

於是康熙便知道,有些事,他得盡早著手安排了。

一個人要是連站也站不起來,他的身體狀況,隻會如懸堐般的往下墜落。

因此,之後康熙扶起了八爺黨。

扶起八爺黨的考量,是希望藉由這黨之手,把根深蒂固的另外兩黨,能有多少根就給挖出多少來。康熙想要他們更亂,也隻有更亂了,這才有由頭把這些人全都狠狠罰上,然後,留一個幹淨又穩固的朝堂,給他屬意的接班人。

所以這個老八是康熙屬意的接班人麼?

不,康熙真正屬意的,老早被穩穩凍結了起來。任何鬥爭都不會燒到他身上。老八,以他的格局及身段,就隻是康熙選的打手而已。不過隻要這打手打的好,康熙並不介意老八成為下任新皇的左右手。

隻不過,後來出了衛氏這事。

衛氏的激烈,有些超出康熙的預料之外。對於衛氏死因,康熙表麵雖是上不聞不問,可那時他都打定主意要把兩大黨全給鏟了,老早時刻都使人盯著細處,如何瞧不出這衛氏確實是給惠妃逼的。

可惜的是,老八這個孝順兒子,卻因此挾怨報復。把不屬於大阿哥的私兵之罪,全都加在了大阿哥身上。孝道雖可表,卻是家國與公私不分。而康熙也知道,八爺黨能容得八阿哥這般任性地公報私仇,全是因為他們都還等著接受大阿哥倒台後的人脈與資源。

於是老八辦的這事,讓康熙有些失望。

接著又發生了什麼呢?喔,該是萬壽節上的批命預言了。

這個由太.子.黨背後搞的鬼,康熙也全盯著的,一清二楚。所以對於預言,即便那老道說的再正氣凜然,康熙是半點不信的。他早就選好了自己的繼承人,他就看看,他的幾個兒子還能用這些怎麼亂!

果不其然,老八府裏起了火,之後伏鳳流言便出了。康熙是還查不到那把火的真相究竟是故意還是無意,然而由後麵這個流言推斷,怕是這老八狠了心,當真燒了他福晉半把。

康熙便也就順水推舟地,把這些皇子福晉都叫進宮裏來。

老八的這個預言,有些踩到了以後新皇威信的線,這不行,他得早早替人打滅這種傳言。同時,他讓這背著伏鳳之名的八福晉進宮,也正好做個魚勾,看能不能還鉤出一些隱藏於宮中的老鼠。尤其是有惠妃經營的大千歲黨。

所以要下手,便就快下吧。隻要下了,他就能把老大的罪狀再往上加。康熙自認不是個冷酷的阿瑪,樂意躲在暗處算計著兒子,可大清祖先辛苦打下的基業,卻是不能毀在他幾個兒子互鬥的內耗上。

而事情也如康熙所預料的,惠妃埋在宮裏的爪牙,終是出手下了這毒。不過巧合的,卻是被老三福晉擋了去。康熙暗中處置了宮裏的暗線後,本想把這些福晉送回府裏、別添亂了,卻沒想,這八福晉竟還死在了半路上。

那突如其來的瘋馬,在康熙一直派著人手緊盯三黨的風吹草動之下,如何不知這下手之人,正是老八了。

可這會兒康熙也不想去查老八為何還對老四福晉下的毒手,因為,時機已經成熟,老八殺了他福晉,這下,三黨的罪名差不多就蒐羅齊了。

而自己的身體也……所以,幹脆就選端午吧。

這時,殿上的宣達官也讀完了三黨的一連串罪證,隻剩下最後一段。

「末查,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爰定繼朕之正統,茲擢皇太子之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康熙聽著,一邊疲累地閉上了雙眼。

***

三個月後,康熙駕崩於暢春園。

康熙駕崩後的第九天,便是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前,四爺穿戴好龍袍,正明黃鍛繡著雲九龍朝袍,華麗非常。

蘇培盛此時跪在四爺腿邊,幫忙順著鑲金的四吉服帶。四爺也抬手順了順箭袖的袖腕,發覺隔壁該是寧西更衣的地方,似乎好一陣沒聽到動靜了。

「朕的皇後呢?」

「秉萬歲爺,皇後娘娘說大典前,想去安撫幾位皇阿哥皇格格。怕時間長,他們鬧脾氣呢。」

四爺想起衷心疼愛的妻小,眼神一柔。「那朕便等等。」

又過了一會兒,門外傳來一陣動靜。蘇培盛使了眼色,就有人趕緊去開了門。

果真見門外,新任的皇後娘娘亦是杏黃的龍袍鳳掛,東珠串串,映著嬌顏仙姿,雍容華貴。

四爺上前,執起寧西的手。

「朕就等著你了。」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