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剛落,一名身著道袍之人,一躍至門檻,與眾人遙遙相對。

隻見此道人臉上殘留血汙,身上道袍呈暗紅色斑駁,綠豆眼中閃過凶芒,嘴角露出殘忍的笑意。

“石堅,你還是死性不改,視人命如草芥,當初師傅饒你一命,你又作下今日慘劇,唉,今日必替師門除了你這孽障!”老道怒目嗬道。

“哈哈哈,師兄,你還是一如既往的大義凜然啊,今日師弟便討教一二了”,那道人仰天長嘯。

說罷,手掐劍訣,老道手中木劍掙脫出來,淩空漂浮,劍尖微顫,似要飽飲人血般興奮不已。

……

五十多年前的永安觀還不似今日般蕭條,那時香火雖不算十分鼎盛,但因當代觀主樂善好施,廣結善緣,永安觀的香客也是絡繹不絕。

觀中隻有二人,老觀主柳長風,大弟子柳千秋。

今年的冬天來的十分的早,夏時大旱,許多百姓顆粒無收,赤地千裏,瑞雪兆豐年,明年應是豐收年。

柳長風仗義疏財,把觀中不少財物都用來救濟難民,觀中日子頗為清苦。

這日柳長風師徒二人正在觀中打坐修行,突然柳長風單手算卦。柳長風今年七十有餘,龐眉皓發,長眉入鬢頗有些仙風道骨。

“千秋,你師弟已至觀門,你速去接你師弟入門”,老道和藹一笑。

柳千秋頗為疑惑,觀中隻師傅與自己二人,何來師弟一說,抱著滿滿疑惑領命前去。聽見師傅喃喃道“既有師徒之緣,命也,罷了……”。柳千秋走得遠了,聲音被寒風吹得越發聽不清楚了,心中更為疑惑。

行至觀門,柳千秋四處張望,並未發現有人在此等候,突然定睛一看,在觀門口兩三丈的青石板上有一華貴包裹。走上前去,一個嬰孩緊緊裹在其中,瞪著大眼,未曾發出聲音,柳千秋連忙把那嬰孩抱起。

那嬰孩像突然找到了依靠,哇哇大哭,聲震寰宇,嬰孩脖子上掛了一名貴玉佩,上書“石堅”,想來是這嬰孩的名字……

隨後師徒三人在觀中修行,匆匆二十載恍然如夢。

有一日,觀中突然來了些衣著華貴的香客,聲稱石堅乃是他家大少爺,多年前被人拐走,尋覓多年,才找到蹤跡,老爺病入膏肓,需石堅回去主持大局。

石堅縱使千般不舍,萬般無奈也不得不跟隨他們走了。

柳千秋再聽聞石堅的消息時已物是人非,原來石堅當初乃是江州江城石府大少爺與一落魄小姐所生,大少爺為了家族利益不得不忍痛拋棄那小姐,殊不知那小姐懷有身孕,那小姐頗為剛烈,生下石堅後托於永安觀,便投河自盡。

那大少爺成為石府老爺後,多方尋找,才得知當年的心上人已然去世,一病不起,想在彌留之際接回石堅補償心中遺憾。然而在石堅出發之時便撒手人寰。

石老爺的大夫人生有一幼子,常年抱病,不知那夫人從何處聽聞取至親男子雙眼輔以心頭血入藥方能強身,一掃頑疾。

石堅到石府時,見生父撒手人寰,痛苦不能自已,石夫人對他也百般嗬護。對石家產生依賴之情。

然而逢一吉日,石夫人迷暈石堅取其雙眼,心頭血入藥,幼子用之病情頗有氣色。

石堅醒來時萬念俱灰,聽聞仆役對話時了解事情始末,更是聽聞石夫人與管家蚺合毒殺石老爺謀其家產。對石府恨意難當,隻恨受縛,不能報仇雪恨。

石堅萬念俱灰之際,一路過邪道修士,見此事情頗為有趣,幫石堅裝了一雙狼眼,並打入妖血,後揚長而去。石堅性情大變,將石家屠戮一空。

江城百姓皆驚,各地能人異士紛紛趕來屠妖,永安觀觀主赫在其中。那一戰後,石堅不知所蹤,柳長風回到永安觀後不久後也坐化了,柳千秋知道以師傅的本事,是他把師弟放走了……

……

那木劍如追星趕月一般直逼老道麵門,老道紋絲不動,手中掐決,一枚三尺長短的風刃在空中凝實,擊在了木劍之上,那木劍被打了一個豁口出來,靈性大失,發出一聲悲鳴。

“嗯?師兄你也踏上這條路了啊,好!今日讓師弟伸量一下師兄神通。”石堅驚疑道。

說罷,石堅單手掐決,一團拳頭大小的火焰凝現而出,空氣都被恐怖的高溫灼燒得嗤嗤作響。

還未看清,兩人掐決不止,空中風刃與火球你來我往,周遭空氣都被打得爆鳴不已,周圍眾人如避蛇蠍,退出老遠。

柳丹陽在一旁驚疑不定,未曾聽聞師傅說起過這個師叔的事情,兩師兄弟鬥法也未曾用過道法,用的乃是未曾聽聞的仙家手段。

想到此時柳丹陽心中火熱不已,隻想找個地方練起那《清心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