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雲龍回鄉遇舊(1 / 2)

公孫勝想起及時雨宋江自上了梁山,梁山大有不同,大頭領托塔天王晁蓋卻是處處相讓,梁山的前程未知也,心裏卻似打翻了調料鋪,五味雜陳。飯菜端上,公孫勝吃了幾口,覺得味道有些怪異,心下大疑:“酒家,你這菜裏,加了什麼大料,如何有這等怪味?”掌櫃從裏間出來,大笑:“客官,這正是我這雲間酒家的特色,祖傳下來的秘方,越吃越好吃,客官再吃幾口品品。要是客官有甚需要,吩咐小的就是。”公孫勝見如此說,又吃了幾口,忽覺不妙,上眼皮直與下眼皮打架,眼前的菜也變得朦朧起來,怒極起身:“你這黑店,敢賺我!”言未畢,腰酸膝軟四肢無力癱在桌上。

酒家掌櫃大笑道:“你這道士,慣常坑蒙拐騙的,可知今日著了老爺的手!”說完渾身搜去,摸出一些銀兩,喜道:“造化!造化!多日不發市,今日得了個肥羊!尋常的道士,出家之人,哪有這麼多銀兩!”說著從裏間叫出兩個人:“你等將這道士送到上邊馮頭領處,說俺看著這人言談舉止怪異,看他如何發落。”將銀兩又放還進去了。兩個人架著公孫勝走了,卻似架了一個醉漢,外人看不出分曉。

一路顛簸,加上吃的並不多,公孫勝很快醒來,偷眼看這是個上山的路,兩邊的人都是尋常的嘍囉,沒什麼武功的。本想出手製服這兩人,卻又想知道這是什麼個去處,依舊裝作昏迷的樣子,不多時就進了一個房間,聽見左邊的人喊:“報馮頭領,李掌櫃在山下捉了個可疑之人,請頭領詳察。”說著將公孫勝放到中間的一個椅子上。

公孫勝眯眼看去,靠窗坐著一個大漢,桌上一桌酒菜,有些眼熟。這大漢聽見聲音大喜,轉眼看來大驚:“你等怎做這不義之事!趕緊救了!”公孫勝抬起頭大笑:“貧道隻是裝昏而已,這二人並未傷害貧道。”那兩人忙跪下求饒,那大漢道:“不幹你事,你倆趕緊叫李掌櫃過來,他好大膽,壞了山寨的規矩!”那兩人起身,飛一般地跑了。

大漢張望一番,見屋中已沒有人,忙走到公孫勝旁邊,低聲道:“恩人哥哥,你好大膽!聞得哥哥做出了天大的事,海捕文書遍了天下,如何敢獨行!”公孫勝聽聲音有些熟,心下一驚,細細端詳此人,喜道:“兄弟,你莫不是馮鍾?真有好幾年未見!”馮鍾大喜:“哥哥好記性,小弟正是馮鍾!”忙將自己桌上的酒菜端來,自己下首坐了,兩人一桌坐下。

原來這個馮鍾,本是薊縣二仙山附近的獵戶,八年前一日去山中狩獵,正遇上府尹大人圍獵,馮鍾不合誤闖進山中,又箭無虛發射了幾個山雞與野禽,扛著獵物就走,被兩個都頭撞見,劈麵奪下獵物,扭打到府尹麵前。這府尹一見大怒,喝道:“怪道老爺虛放了這多箭,原都是被你這刁民給偷走了!”不由分說讓下麵的人綁結實了,押去府城公堂,馮鍾一路喊冤一路被打。恰好在路上遇見陪羅真人雲遊的公孫勝,公孫勝將其認作遠房表弟,報上羅真人的名頭去府尹跟前陪話,又贈其幾張羅真人專供祈禳的符咒帖,這才救下馮鍾。

公孫勝喜道:“兄弟現在何處發跡?卻如何說出方才的一番話來?”馮鍾道:“一言難盡,小弟當年蒙兄長大恩救下,不想由此惡了知府,手下官吏常來騷擾,一日酒醉又來家中討要哥哥的祈福消災咒符,我如何有?不想兩句話慢了,差官掀桌摔碗,驚了病床上的老娘,幾日後老娘含恨而去,小弟實在厭不下這口氣,卻無力與他相爭,隻好葬了老娘,流落江湖尋訪名師,指望能學個一招半式報得大仇,一年前路過這裏,身無分文,被這山上的頭領收留,一邊教練武藝,做個尋路小校。恰好那時哥哥與晁天王在黃泥崗上劫了生辰綱,後來聽說為官兵追捕,入了梁山泊,天幸今日在此相見!”

正好那兩人與那掌櫃一同進來,掌櫃見這陣勢,與那兩人一起撲通跪下:“頭領饒命!小的從未壞過山寨規矩,隻因今日這個道長進店,眉宇間透著一股輕蔑,過後又有憂愁神色,說話比較大氣。小的怕是來圖謀咱這山寨的,因此下了蒙汗藥,蒙翻了送給頭領發落。不想從未使過,心裏發慌,錯下了別的調料,又下了蒙汗藥,因此道長吃出味道怪異。道長的錢,小的也分文未取,請馮頭領明察!”馮鍾笑道:“小弟魯莽不周,還請恩人哥哥勿怪!且看看銀兩在否,小弟再賠罪壓驚。”公孫勝也笑:“銀兩自然還在,其實我一直醒著,就想看能做出甚事情來。兄弟莫責怪他,人在江湖,小心行得萬年船,酒家快快請起。”掌櫃朝公孫勝叩拜謝了,不敢起,馮鍾笑:“你等快快起來罷!這位就是公孫道長,江湖號稱入雲龍,有鬼神不測之神通。幸好你等恪守山寨規矩,沒有做出惡事,否則腦袋還不知在哪兒飛著哩!”三人大驚,翻身又拜:“小的有眼不識泰山,萬望道長恕罪則個!”公孫勝起身扶三人起來:“三位都是好漢,沒做那卑鄙行徑!”三人方才起來。馮鍾吩咐上些好酒好菜款待,三人又飛一般跑去了,公孫勝勸阻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