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花一世界(1 / 1)

凡人修真,欲證菩提。

古語雲:人生苦短,及時行樂。這個行是修行的意思。世人謬解,一看時日無多,便開始縱欲作亂,整日花天酒地,聲色犬馬,白白蹉跎了大好歲月。之後,便精神萎靡,一蹶不振。最後墮落三途,可悲可歎。

人這一生,少年時無憂無慮,三十多歲,尚能抵禦煩惱,到了四十歲,內心已經不堪重負,整日愁容滿麵,這個時候是煩惱最多的時候。到了五十歲,人生過半,什麼都經曆了,什麼都看透了,反倒是豁達了。

修行和武術不同,任何時候都可以。成就也不分先後。所謂:一念成就。既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

小時候,內心純淨,這個時候要是能結緣佛法,那是最好。不過此等機緣,那都是要經過累世的修行。青年時,接觸佛法,卻很難堅定信心開始修行。因為花花世界太美妙,很難抵擋住誘惑。反觀四十多歲,人生的困難多集中在這個年紀。心死方能覺悟,這個時候很容易與佛法結緣。修行也能突飛猛進。身體也尚可。這個年紀的信眾頗多,而且很多是知識分子,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曆和專業技能。這些人很快就成為了佛教的中堅力量。

中土有禪宗,西藏有密宗,這兩種都不常見,還有就是淨土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禪淨密。最常見的就是淨土法門,也最簡單,最易學。法門就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淨土寺廟也居多,大都對外開放,可以遊覽,很多都成為了著名的景點,如浙江的南普陀,雪竇山,三亞的南普陀,廣東的南華寺,無錫的靈山,南京的牛首山,北京的雍和宮,潭柘寺,嵩山少林寺等等,每年都有大批的遊人和信眾前去朝拜。這些道場也就成了佛法傳播的通道。

對於佛法,大家最感興趣的就是神通。證悟之後,便能自在外境。酒瓶可以像粘土一樣柔軟,捏成隨意的形狀。岩石可以輕鬆留下腳印,飛行,穿牆,身外身,意生身,時空傳送,不舍肉身,飛往淨土,六道任遨遊,開天眼,法眼,得六通,三千大千世界盡在我心中,這些都能夠隨意實現。你可以看見一花一世界,你也可以看見萬千佛國。但修行不是為了神通。神通隻是修行的副產品。

我現在隻是一個普通的行者,幸運地走進了修行的大門,成為了一名佛弟子。自此,不再迷茫,不再迷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命理師,風水師,易學家。我隻是一棵卑微的小草,一個一心修行的居士。未來對於我隻有修行。我的世界並不枯燥乏味。因為六根染六塵,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覺。一簞食,一瓢飲,凡人永遠不懂行者內心的歡喜。那是一切放下的喜悅,而不是欲望得到滿足的那種短暫的快樂。

接下來,我會以行者的身份,為大家打開神秘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