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初十。江東長江江麵,戰雲密布,大戰一觸即發。
“來人,傳令擊鼓進軍。命紀靈和臧霸二位將軍率領青龍兵團兩萬人乘船從左至右迂回包抄包抄;徐盛將軍率領一萬水軍為前部,迎戰江東水軍;我與子龍將軍分為左右翼,各率領白龍兵團兩萬將士正麵攻打;剩餘兩萬青龍兵團將士為後隊,準備渡江前進江東,給我活捉孫策!”說此話者正是橫刀立馬的關羽關雲長,旁人不難看出,發布軍令時,雲長公力拔山兮的豪邁之氣油然而生。而此時向東奔流的浩蕩長江水也逐漸的洶湧發泄起來,江麵上空陰雲密布,呼嘯的冷風分外刺骨,似乎在為一會就要進行的長江大海戰點綴爆發的前奏。
聽著關羽的部署,持槍立馬站在雲長身側的趙雲不禁時時的點點頭。
等關羽一切布置妥當後,趙雲轉頭對著威風凜凜、一身金甲綠袍的關羽說道:“二哥莫要大意,早年雲在遼東之時就曾聽說孫策驍武,膂力過人,有萬夫莫當之勇,人稱‘小霸王’。更有江東一般文武齊心合力輔佐,尤其是那周瑜,臨行之時軍師交代,此人神機妙算,精通韜略,城府極深。今雖奉主公之命出兵江東,切切不可輕敵啊!”趙雲說完,回眸看了看一臉紅潤、麵無表情的關羽,子龍犀利的目光頓時看出了雲長臉上微微泛過一絲淺淺的微笑。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就在這時侯,江岸對麵的不遠處出現了一艘單舸,關羽和趙雲用徐州軍械局製造的望遠鏡隱隱看到船帆之上有一麵草綠色的大旗,上書一個“孫”字。
關羽想著,莫不是仗還沒打,孫策就遣人過江投降來了?不過轉瞬一想,軍師說過孫策此人勇猛無比,恐怕不會是投降來了,倒有可能是來下戰書的。
想到這,關羽又是莞爾一笑,對著趙雲問道:“子龍,你說大戰在即,這樣一艘船隻身過江,所謂何事啊?”看樣子,關羽似乎是在故意追問身邊的趙雲了。
“二哥,無論是戰是降,我們都不能大意,小心為上。”趙雲凝視著那艘漸漸開近的艦船,神情莊重地說。
“恩,子龍真是將才!來人,傳令弓弩手準備。”號令一出,關羽旁邊的一員青龍兵團的小校就明白了關羽的意思,出去發令調遣去了。
不多時,對麵的艦船已經靠岸,就在船隻靠岸的一瞬間,船上想起了渾厚的號角聲。這明擺著就是來挑戰的嘛。
片刻功夫,船上為首的一位武將打扮的年輕人右手握劍,從甲板上緩步走下船來,這名武將身邊還有一名文人模樣,留著一縷山羊胡須的中年人跟在身後,手裏捧著一紮竹簡。
下了船後,為首的那員武將高聲喊道:“吳侯使者、討逆校尉孫翊奉命前來拜見關將軍。”此言一出,關羽和趙雲頓時愣了一下,原來是孫策派了他的親弟弟來了,真是夠重視的。站立在孫翊身後的那位文官似乎看到了關羽在想什麼,於是神色自然的走上前去,對著關羽微微一鞠躬,說了聲:“在下江東魯肅拜見二位將軍!”說完,身軀又向後退到了孫翊身側。
“原來是位文官啊,怎麼不見孫策前來?”關羽傲慢的問道。
孫翊剛想發火,就聽魯肅大聲說道:“啟稟關將軍,我主孫策箭傷未愈,不便涉足江湖,近聞將軍要與吳侯會獵於江東,特命下官前來相迎,還請將軍賞光啊。”一番話連懵帶騙,還是不辱曆史上魯肅這位外交家的名頭啊。當然,現在大名鼎鼎的關羽怎麼可能知道孫策這位幕中一位小小謀臣的名聲呢,但是他們以後還是成為了好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