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快要到了,北方的天氣十分寒冷,風雪逼著臘梅吐蕊欲放,這紅妝素裹給臨近的春節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春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製買年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貧窮人家簡簡單單,高門大戶的家庭卻豐盛無比。
然而就在雙河村的吳家也是年年如此,你看、吳家的大院裏炊煙繚繞,香味飄溢,院內燈籠高掛,彩條怡然,使人感覺到濃濃的年味。
吳家的廚房裏廚師們煎炸烹燒忙個不停,這時突然不知道從哪裏竄出一隻狸貓來,叼走了一條剛炸好的鯉魚,順著牆根直奔東樓而去。
廚師急忙告訴火夫快去追趕,看火夫抓起火勾順著貓兒跑的方向追了過去,這狸貓越過攔幹直竄二樓,火夫在後麵緊追,就這樣用火勾打出一場大火來,把吳家的鴻大家業變為廢虛,從此一敗不振!
主人和傭人死的死,傷的傷苦,讓人痛心,不過不好、老爺子和老婦人在下人的救護下才脫離火海,各自算是撿了一條命。
話說吳三在沉睡中被救火聲擎醒,雖說保住了性命但燒成了重傷,好久才得痊愈,卻落下了殘疾!
在縣衙裏當差的大兒子和開當輔的二兒子得知家中遭了火災,急忙趕回家裏來看望父母和家人,回來後見此情景,傷心欲絕,倍感絕望。
老爺子雖然沒死但也無法活下去,往日的奢侈生活使他無法接受現實,過了春節後不久,在絕望中懸梁自盡!
老爺子的葬禮辦的也非常簡單,悼念的賓客寥寥無幾,昨日風光與輝煌落至穀底,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心!
老大、老二從此不再回來,老爺子去世以後老婦人也難承受這樣的打擊,不久就倒在了病床上帶著滿滿痛苦撒手人還。
吳三的妻子得家裏遭了天災,她第一個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兩個孩子,她也不給丈夫商量,把兩個孩子接回了家,也算是盡了當娘的責任,從此與婆家再來往,吳三知道後,心想現在也顧不了那麼多,任她去吧……
就這樣吳三過著孤獨淒涼的生活,兩個哥哥也是無情之輩,看家敗成這個樣,覺得兄弟也支撐不了這個家,現在就剩下微有的幾頃地了,老大找老二商量是不是把地給分了,就這樣弟兄商量著就把地給分買了,買地的錢各自裝進自己的口袋,一個祖輩積來的家業就這樣徹底的衰敗了。
吳三這千敗類根本不會重興家業,隻有靠這些買地銀兩來維持度日。
往日的那些兄弟們也再不來往,也沒人看得起他,昨日的少爺風度一下子消失了。
他有一個姐姐,離他家有三十裏路,也是大戶人家的媳婦,從葬殯爹娘以後,因為路子遠就減少了來娘家的次數,人心冷漠,估計也是娘家敗落的緣故吧。
再說老大在縣衙裏是一個牢獄班頭,跟縣太爺多有來往,結識了一些達官貴人,有一定的斂財機會,他愛賭貪色,時常利用工作之便來詐取囚犯的錢財,幹一些不正當事情。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得罪了縣太爺,縣太爺罷免了他的獄頭之位,整天借酒消愁,無所事事。
抗日戰爭爆發了,民國政府麵臨著新的危機,因為國家有難,國稅不足,兵丁不夠,須要在各州府縣衙裁員入伍,壯大軍兵來對抗日軍,所以這次讓吳高亮參軍入伍了,這一去就不知如何了……
吳家二少爺永輝在城裏做當鋪生意也難以維持,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裏,土匪遍野,軍爺的騷擾,官稅的增加都使得生意難以做下去。
吳二他有個壞毛病,心術不正,不會做人,對顧客有坑之舉,倒換當物,不守信用,時間一久臭名在外,自然生意難做。
他還貪色無度,同街有個寡婦,身邊有兩個孩子,丈夫去南方做買賣,一去好多年不回,可能在外出了什麼意外,或者遇見土匪劫財丟了性命,一直沒有音信,估計是凶多吉少。他和寡婦勾奸同淫,不走人道,自然會花費銀兩,這當鋪隻能關門大吉了。
當鋪轉讓後,帶著妻子老小,就闖了關東,到了關東找了一個安身之處,以做小買賣為生,勉強度日。
日軍占領東北,對老百姓燒殺掠奪,民不聊生,百姓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在一次日軍轟炸中吳二和妻兒逃命跑散,不知妻子的去向,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從此過著顛沛流離,尋妻思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