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皇家為給自己的統治尋找理論根據,往往把自然界出現的一些怪獸、怪植物或其它不可理解的現象,說成是上天降下祥瑞,讚頌國家即皇家的統治。我們翻開二十四史,其中有的設有“符瑞誌”,專門記載本朝不同時期產生的符瑞現象。有的還將這些現象畫下來,名之曰《符瑞圖》。北宋真宗時期(998~1022)隨著道教的興盛,大搞迷信活動,蓋了無數道觀,勞民傷財;有的地方巫師成主角,無人生產(見前《以神像騙人》條)。仁宗登基以後,想極力扭轉這種社會風氣。嘉三年(1036)六月,交趾(今越南)向宋朝進貢兩隻異獸,稱貢麟。按麟即是神獸,如果接受這一說法,就等於同意對方向宋獻祥瑞,其意義遠非一般的送禮。如何回複交趾,一時在朝廷引起熱烈討論。送來的兩隻異獸,“狀如水牛”,身披肉甲,鼻端有角,食生瓜果必先以杖擊之然後食。樞密使田況說:昨日南雄州簽判、屯田員外郎齊唐奏此獸與史書所載麟不同,倘不是麒麟,則朝廷就是受到外國欺詐了。知虔州(今江西贛縣)、比部郎中杜植奏稱,廣州曾有與國外做買賣的商人,辨別此獸應是“山犀”。對照《符瑞圖》,麟,仁獸也,麇身(獐子)、牛尾、一角、角端有肉。今交趾所獻,不類麇身而有甲,必知非麟,但不能識其名。對照《爾雅》或《廣誌》等文獻,也無法解釋。最後朝廷以交趾獻“異獸”回複,讓使節帶回執返國。這樣處理,既不失禮,也未被欺。雙方麵子都過得去。
正文 符瑞圖釋獸(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