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始動--學院(2 / 2)

“父親放心,我不會虧待他們的。”公孫續當然不想再眾人麵前說起他們,尤其是鄒丹。現在可是他手中的一張王牌,當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鄒睿現在跟在我身邊,今天正在讓他讀孫子兵法。所以沒有過來,父親要看看嗎?”

公孫瓚聽了兒子的話,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朝著眾人揮了揮手,淡淡的說道:“以後這些就不用來麻煩我了!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不過記得,雖然那些老人身上有些瑕疵。”

“知道了,父親。”

這一次見麵,雖然很短暫,但是帶來的效果卻是非常的明顯。有了公孫續的話,老人們也安心了。隻有那些後來的,早就對公孫續服服帖帖了,根本就用不著說。

當公孫續將不完整版的‘三字經’和‘弟子規’放到盧毓身前的時候,饒是盧毓是大儒的兒子。也被公孫續的智商所折服,畢竟這些都是國學的啟蒙。雖然簡單,但是對於國學的入門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主公大才,這簡直是堪比孔聖人的壯舉。有了這些,以後學子入學,就再也不用那麼痛苦了。”盧毓拿著手上的絲綢,一臉拜服的模樣。然後看了一會兒,也許是讀的起勁了。竟然忘了公孫續還在身邊,直接說道:“隻是這字,恐怕稚子也比這好吧。”

一句話說的公孫續,直接無地自容啊!

本來鋼筆字都寫的鬼畫符一般,毛筆字能寫的讓人認出來就已經不錯了。不過還好,此刻盧毓已經進入了讀書的境界。根本就無視了公孫續,也就沒看到他的窘境。

之後公孫續更是讓他驚喜連連,‘四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一一出現在盧毓手中,搞得盧毓以為公孫續是什麼文曲星再世,總是一臉欲望的望著公孫續。希望主公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書籍。

可惜的是,公孫續前世是個學數學的。這些還是托他那老頑固爺爺的福,從小一直背。那筷子敲在頭上的滋味,他可是現在還記得。所以最後,他也隻寫出了:孫子兵法和墨子。

畢竟在他心中,現在治國以儒為表以法為體,才是他心中最好的治理方式。

可是盧毓才不相信公孫續隻有這些呢?於是整天纏著他。

忽然他想起,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傳播工具,沒有交給盧毓。那就是拚音,大家都知道學了拚音之後再學漢字要簡單多少。

之後的工作就是盧毓的了。

公孫續要求盧毓在一個月內,召集近百位士子。來學習這些國學入門,和拚音,並且要求他們在一個月內學會。然後再讓這些士子,去交給其餘的人。他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幾代之後,中華大地之上,再也沒有文盲一說。

事情的發展出乎了他的預料,當盧毓的身份泄露之後。無數的儒家子弟,慕名而來。瞬間盧毓的學生就從數百人,變成了數千人。這還是學院的課室不夠大的原因。屋外還有許多人在旁聽。

尤其是在講解拚音的時候,當看到盧毓寫的這些歪歪斜斜,簡直猶如斯文的文字的時候。雖然心中頗為鄙棄,課室看在盧植的麵子上,許多人還是忍住了。

可是後來,當盧毓交完一部分的時候。在場的士子儒生都瘋狂了。如此精妙的想法,如此簡單的解決了識字的難題。瞬間,盧毓的名聲就幾句的提升,整個幽州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就連其他州府,也有了他的傳聞。

當標點符號出現的時候,士子儒生們,已經麻木了。他們已經習慣了盧毓的種種神奇的表現,他們現在都不稱盧毓為盧大儒了。直接了當兩個字:盧子。也許這也是三國以來,第一個被稱為‘子’的儒生夫子。

盧毓當然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誰教的。可是他想不通的是,為什麼主公會將這一切的榮譽都歸於自己。要知道這些如果傳出去,對於主公的名聲,可是有很大的好處。

一個月之後,那些聽課的儒生。按照聽課前的協議,必須在青龍城教學三年,才能夠離開。當然,這教學是有俸祿的,而且還不少,甚至還有一套免費的房子。

對於青龍城的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每天三個銅板,就可以送孩子去學院聽課一天。而且那些教書的夫子,都是幽州有名的大儒。這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象,窮人的孩子竟然能夠上學,而且還是這些大儒教,這可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但是今天就活生生的發生在青龍城內,你說這裏的百姓能不擁護公孫家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雖然公孫續沒想過百年後會怎麼樣,可是他知道:隻需要三五年,他就能改變整個幽州。繼而,他能改變整個三國的曆史。

知識就是力量,這可是句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