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平江東 立新政(2 / 3)

公元190年七月中旬,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遭人暗算身亡,同年八月初,長子孫策繼承父業,成為孫家的新家主,年饉十五,同年九月初,孫策率大軍三萬進軍江東,小霸王開始了他的爭霸之路。

九月中旬,揚州秣陵郡丹陽,孫策遇到了自己進軍江東的第一個敵人,揚州刺史劉(實在找不到著個字,哪位大大知道,告訴咱一聲)的軍隊,孫策親自率江龍,張遼,高順為前鋒與敵作戰。

孫策騎與馬上看著眼前戰場上與張遼纏鬥的敵將,心中不由的起了愛才之意,江龍看見不由的一笑說:“此人名太史慈,表字子義,青州北海郡東萊人,武藝高強,更有一手百步穿楊的絕學,大哥,想要不?”孫策一笑說:“看我擒他而來,”說完策馬奔向太史慈,張遼一看孫策上來了,虛晃一招退下,孫策大喊一聲:“江東孫策孫伯符,”太史慈回:“東萊太史慈太史子義,”說完二人戰置一起,孫策是招招力灌千均,霸道無比,太史慈是槍槍快如閃電,難尋蹤跡,兩人相鬥實乃猛將遇良才,鬥了數百合也未分勝負,漸漸二人惺惺相惜起來,孫策見停手勸降,太史慈考慮了一會決定降了,孫策大喜,連忙擺宴為太史慈接風,太史慈欲前去勸降劉孫策允諾,不出三日,劉來降,孫策軍占領秣陵,隨後,孫策留程普祖茂留守秣陵,自己率軍攻打吳郡,原來,吳郡被江洋大盜嚴白虎占據,孫策率軍來到城下派魏延叫陣,嚴白虎派其弟嚴興應戰,被魏延一刀斬殺,嚴白虎為其弟報仇,剛露個臉就被正在比箭法的黃忠和太史慈一人賞了一箭,直接回了老家,手下士兵皆降,占領吳郡後,孫策派江龍前去會稽說降太守王朗,王朗見劉和嚴白虎都完了,便降了,至此孫策完全平定江東三郡,曆時三個月。

孫策平定江東三郡後,發布招賢令,不論家世,不論出身,隻要有一技之長者,皆可應招,一時之間江東豪傑聚集,其中出眾之人有: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周泰周幼平,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蔣欽蔣公奕,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淩操淩忠德(兒子都有字,我給老子現編了一個),徐州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徐盛徐文向,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董襲董元代,東郡發幹(今河南濮陽)人,潘璋潘文珪,揚州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虞翻虞仲翔,又在周瑜和江龍的幫助下請出了江東大賢,江東二張,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張昭張子布與徐州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張紘張子綱,一時之間,孫策手下人才成了天下諸侯之首,最後孫策定主城秣陵,聽取江龍建議改為建業,此時,正是平定江東三郡後的第一次會議。

和往常一樣,孫策坐於正中首席,環視列坐眾人,左麵武將依次是四老將,江龍,張遼,高順,黃忠,魏延,周泰,蔣欽,淩操,徐盛,董襲,潘璋,右麵文臣依次是,張昭,張紘,周瑜,王朗,劉,虞翻,比起武將,文臣還是少了很多,不過,孫策心中還是十分自豪,如此之多的才俊為我所用,何愁大事不成,遂即說到:“今日議會,主要是商議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各位有什麼建議都說一下,”然後又環視眾人,這時虞翻站出說:“主公,在下認為,我們現在應該立即占領廬江和柴桑,確保江東所有的控製權都掌握在我們手中,”孫策聽完點了點頭說:“仲翔所說有理,此當勢在必行,”虞翻行一禮站回原位,張昭站出說:“啟稟主公,奉主公之命我軍治下三郡都在收納流民,並且減少商稅來鼓勵商業,現在商稅為十五稅一,”孫策一聽點了點頭,張昭站回,張紘站出說:“啟稟主公,現在我三郡共有造船場二十三,可造小船走柯,鬥艦艨艟,青牙樓船,三種船隻,一月大約可造走柯八百,艨艟三百,樓船十五。”孫策一聽點頭說:“造船之事非同小可,一定要謹慎行事,”張紘言“諾”站回,這時江龍站出說:“啟稟主公,仲武認為,現在我軍需要做一事,”孫策疑惑皺眉問:“仲武所言何事,”江龍說:“改革!”孫策眉頭舒展說:“仲武認為如何改革,”江龍說:“分為軍隊與內政兩個方麵,軍隊方麵,我認為軍製需要改革,首先,應取消百夫張千夫長,然後重新編製,首先以班為基本單位,一班十人,設一班長與副班長,設排,一排五班五十人,設一排長與副排長,設連,一連五排二百五十人,設一連長與副連長,設營,一營十連二千五百人,到此隻設一營長不設副職,並且,營長由個位將軍或主公親自挑選忠誠之士擔任,而且營便是各位將軍的基本帶兵單位,往上,設團,一團八營二萬人,這便是各位將軍的常駐兵團,同時設特種兵部隊,像高順將軍所訓練的陷陣營,便是特種兵部隊,同時,再派譴專人,以連為單位安排文化學習,主要教授在緊急時刻的應對辦法,同時對士兵灌輸隻忠於主公的思想,這樣,我們的軍隊就算是遇見再強大的敵人都不懼怕,同時,我們還要提高士兵們的糧餉,並完善善後工作,如果有士兵戰死,我們將無條件的照顧士兵家眷,這樣,士兵在作戰的時候就不會擔心自己戰死後家人沒有生活依靠而畏戰了。”江龍的話一說完,眾人想像著一群訓練有素,而且指揮靈活,又不怕死的士兵與敵作戰,眾人一致認為這樣的軍隊真的很恐怖,結果江龍的軍隊改革由於所有武將一致認同而通過了,接下來孫策讓江龍說下內政如何改革,江龍所謂的內政改革就是依照唐朝的三省六部來改的,隻不過去掉了三省而已,剩六部,各部長官稱尚書,副為侍郎,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