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山營訓練場上,兩萬五千多士兵按各自歸屬列陣。
從點將台上往下看,各個營頭旗幟在山風吹動下,呼啦啦迎麵飄揚,旗幟下麵是一片陣容整齊森嚴紅色海洋,刀槍林立的陣列中展現出一股非同一般的威勢。
點將台上,葫蘆岩八營一局九位軍事長官依次排列在中間位置,等候指揮長馮檢發布任命。
馮檢為每個人頒發印信腰牌以及各營的軍旗,接受八營一局長官效忠誓言,之後各營營官會當眾展示指揮長授予的軍旗,引來台下戰兵一陣陣山呼海嘯的歡呼。
崇禎五年八月十三日,根據葫蘆岩總參營建議,馮檢下令對新近成立的葫蘆岩軍隊進行重新部署。
將全軍分成兩支軍事力量,其中一支以震山營全部、神機營兩部,飛騎營一部依舊駐守平度,訓練磨合各支新組建的戰兵營,爭取盡快形成戰鬥力。
另一支以教導營全部、神機營一部、飛騎營一部、戰車營一部、炮營一部組成葫蘆岩遼南軍團移防旅順,該軍團為臨時性編製,軍團長由教導營營官範力擔任,督導官由原震山營第一千總部督導官陳老六擔任,即日起通過南膠萊河乘浮山艦隊運兵船陸續前往旅順口布防。
旅順現在湧入將近十萬難民,他們要在那裏開荒種田,所以此處將是葫蘆岩軍事力量防禦的另一個重點。
另外馮檢下令,軍情局立即逐步展開朝鮮江華島到平山、江都一線的情報收集、繪製地形圖工作,為以後軍事行動做好先期準備。
根據馮檢的指令,趙守剛率領新組建的總參營各部門,經過半個月推演,最終做出一份詳盡的遼東作戰規劃。
這份作戰計劃很快得到馮檢批準,緊接著葫蘆岩軍隊對外戰爭的車輪隆隆轉動!
過完中秋節之後,馮檢率領親衛營二百親兵乘船前往旅順,首批隨行的是飛騎營八百騎兵。而遼南兵團主力戰兵則要隨下一批水師戰船前往旅順。
要想在遼南站穩腳跟,旅順可是關鍵所在,小小的旅順口,短短的兩三個月內集中了將近六萬人口。想不引起駐守金州、複州的八旗兵注意都難。
此時葫蘆岩突然向旅順口增兵,隻會讓駐守遼南四衛的建奴八旗兵更加警惕,葫蘆岩先鋒部隊抵達旅順,雙方互相挑釁試探,小規模對戰都不可避免,首批跟隨馮檢北上旅順的飛騎營八百騎兵,就肩負著與建奴小規模作戰的任務。
現在旅順隻有陳有時一千守軍加上劉宗喜五百震山營士兵,這些兵力鎮守城池可保無虞,但是要保護六萬百姓墾荒種地,不受建奴八旗兵騷擾卻有些力不從心。
往旅順增兵。整體策略是準備用兩到三年時間經營鞏固旅順及周邊,將建奴八旗兵趕出遼南地區,進而將旅順、金州、複州、蓋州一線重新後歸大明版圖。
利用此處大片無主的田地建立互助會,組織大批逃難來的百姓墾荒種地,最終將此地經營成為葫蘆岩第二個大糧倉。為此馮檢已經開始籌劃準備在遼南地區與建奴進行一場大會戰。
葫蘆岩遼南軍團是一支各兵種混合的部隊,計有戰兵八千五百人,彙合旅順陳有時和劉宗喜的軍隊,兵力將達到一萬餘人,加上城內將近十萬嗷嗷待哺的百姓,旅順城內每日所需糧食驚人。
葫蘆岩雖然存儲的糧食充足,但是後勤運輸卻是大問題!怎麼樣及時充足的將糧食轉運到旅順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馮檢手下雖然有浮山艦隊數量眾多的戰艦。但是浮山艦隊戰艦一部分還擔負著巡查檢視登州孔有德叛軍的任務,其餘戰船擔負著運送遼南軍團戰兵的任務,隻能留出少數幾艘戰船運送糧食物資。
為了保證旅順充足的糧食供應,幾經協商之後,馮檢下令租借膠萊河上往來運輸貨物的民船來往平度與旅順運送糧草,幾百艘貨物貿易船隻加入。總算將旅順糧食危機解決。
按照總參營預計,旅順小小的彈丸之地肯定駐紮不下遼南軍團一萬戰兵,遼南軍團戰兵登陸旅順,很快便會被建奴哨探偵知,因此登陸戰兵必須向遼南建奴發動奇襲。以建立新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