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還是超出了玲新的預期,自認為自己為老劉家生了這麼個大孫子,不能說被滿家人特別對待,最起碼的平等還是應該有的吧!
母親武老太準備的一頓一個雞蛋玲新沒有吃上,每天早上小米粥裏隻有一個雞蛋,晚上的掛麵中再給放一個,而且粥並沒有想象的粘稠,有時甚至能照出人影來。大光知道後第一次找馬老太提了意見:
“娘,咱雞蛋又不是沒有,雞蛋就多放個怎麼啦,玲新吃的好了,孩子才能有飯哎。”
“噢,你這樣涚,以前您姊妹幾個就都餓死了,我養了你們兄弟姊妹五個,那時候都吃食堂,加上三年自然災害,都吃不上飯,也沒把你幾個餓死,到你這裏就不行了,有雞蛋就隻能給她一個吃?收秋這麼忙,用人伺候著吃閑飯,還找毛病!我坐了7個月子也沒這樣,那時候誰伺候我,你這個沒良心的玩意,白養你這個兒了?”說著說著馬老太就又哭又鬧起來。
“那時候都這樣,都吃不上飯,你怎麼跟以前比,現在都什麼年月了?”
“什麼年月啊?什麼年月我也是您娘,什麼年月我也是個人!我能行的事,怎麼到你這就不行了,嫌伺候的不好,你自己伺候去!”
馬老太一頓哭嚎讓大光無語極了。隻好到裏間屋一頓亂翻,找到了一筐大約十來個雞蛋拿去了自己屋裏。
馬老太看到這樣更是氣的不行。這是大光第一次跟自己娘吵架,卻也沒有吵贏。因為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飯裏雞蛋沒有了,飯也變成了跟大家一樣的飯,而且孩子尿布也沒人洗了。隻好等大光晚上回來洗,可大光秋收太忙,玲新隻好在月子坐到一半的時候就自己洗尿布,幾天以後連飯也一起做了。大光也幹瞪眼沒辦法,隻能囑咐著有活盡量自己回來幹。
不知大光有沒有後悔去跟母親理論,但往後的日子母子兩人的關係卻是又冷了一些。一直到馬老太去世,娘倆個說的話都寥寥無幾。
日子還是得一天一天的過,一天一天的到來。日子也在玲新的期盼中來到了九月底。
這天,天氣晴朗,深秋的天氣空氣清爽,溫度怡人,大兄弟興華和二弟興茂來接玲新去住了薛家莊住滿月。本來應該早來接了,因為秋收忙,又加上秋後大光又要出伕,出伕就要兩個來月,所以就等大光出伕的前一天去才去了娘家。
玲新去了娘家,大光出伕走了,元英也在泰安,家裏就剩馬老太和俊英,棟亮三口了,這是馬老太最愜意的日子。兩個孩子是自己最可心,最疼愛的,娘仨和和美美,相處不要太融洽。
玲新到了娘家,終於可以輕鬆一些了,小人兒名叫安安,是劉老太爺取的名。長的白淨秀氣,隨了玲新,可大大的眼睛卻隨了大光,快兩個月的小人兒得到了全家的寵愛,四個親舅舅,還有四個叔伯舅舅,三個姥爺,兩個姥娘,一個老姥爺,一家人爭搶照看孩子,飯也有人做,玲新落的個當娘一身輕,又天天做起了針線活,日子也過的輕鬆自在。這期間大光也抽空過來了兩趟,但也沒硬勸玲新回去。
舒心的日子總是過的飛快,轉眼又進了臘月,大光出伕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