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單餅的風波(1 / 1)

過了兩天,三姨來南劉村回過年禮,熱熱鬧鬧的定下了宋建國來相親的日子。劉延凱也去把這事跟劉老太爺做了彙報,劉老太爺也破天荒的對這個大兒子肯定了一回:“嗯,這回怎麼知道操心了,自己的孩子,這把年紀了。應該拿出當爹的擔當來了,你成天東不管西不問的,光由著大光他娘,那能行嗎?她知道個麼?小事你不操心也就罷了,這事你不伸頭能行嗎?這回還行,到那天準備好,跟大光也好好說一下,他是當大哥。”

劉延凱走後,老四延眾議論道:“這回俺大哥操的這心,也就是個跑腿的,我看也說了不算,就看看這次能讓大光插句嘴吧!”

正月十六,是宋建國來相親的日子,早早吃過午飯,一家人就收拾好,都換了幹淨的衣服等候著,不一會宋其厚就帶著宋建國來了。

今天的宋建國,新理的頭發,也穿了件簇新的藍迪卡褂子,腳上也穿了雙新的解放鞋,整個人比那天利索精神了不少,雖也有些緊張,但卻也是有問有答,大大方方了。

劉老太爺很中意,不錯,小夥有禮有節,不但敦厚老實,聽說話也頗有頭腦,而且還讀書讀到了高小,因父母離世才不得不輟學。

馬老太也比那天中意了許多,俊英看著也動了心,還湊合,不是那天那樣一棍砸不出個屁來的模樣,甚至從眼神中看到了些許的調皮機靈勁。大光是沒意見的的,父母妹妹都相中,自己就跟著忙活就行了。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叫宋建國的男人,在不久的將來跟他們家沒有了任何關係,但卻改寫了這家兩個女兒的命運!給這家人帶來了一生都抹不去的悔恨。

打發相親的走後,天也不早了,今天都在家,也就早早吃了飯,各回各屋。

玲新照常是回屋做鞋,永遠做不完的鞋,今天納鞋底的麻線沒有了,她就問了大光,去到西屋與堂屋之間的那個棚子裏去找大麻。

南劉村周圍大片的土地也是大麻重要的出產地,產出的大麻擰成的麻繩,做成的麻袋供應到全國各地,在尼龍繩普遍之前,大麻是做繩子的重要原料。而這裏的家家戶戶都會存些麻自己用,用來搓成細細的叫麻線用來納鞋底,麻繩納成的鞋底結實,耐磨,也耐泡。

走進棚子玲新打開手電筒,扒拉那堆著的一堆大麻,用力向外拽一綹,一使勁不由的向後一倒撞翻了後麵牆角的一個大筐,連忙回身去扶,卻見大筐裏有個竹籃子,籃子也有些歪了,露出來一個白色的布包袱,她不由的納悶,這裏怎麼會有這麼幹淨的包袱,不由的伸手去掀開了包袱。

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摞單餅,跟大光上次給自己吃的那張一樣。玲新驚呆了,好一會她才反應過來,匆匆把筐子籃子歸位,拿起那綹麻急急忙忙的回了屋。

進了屋,玲新連忙把門關嚴,心裏還是怦怦直跳。正在編筐的大光不由的看向自己的媳婦:“怎麼了,慌慌張張的?”

“大光,那個棚子裏?棚子裏?”

大光忽然明白了過來,趕忙打斷玲新的話,又去門口瞧了瞧,關好門,這才回來湊到媳婦跟前問:“你是不是看見棚子裏有藏的餅了?”

“嗯,這麼多餅,誰藏的,你知道?不會是你藏的吧?”

“它就能是我藏的嗎!我有吃的都藏你炕頭上,由著你吃!”

“那是誰藏的,您娘!”玲新相信絕對不是大光幹的,可是對自己脫口而出的猜測也嚇了一跳。

“嗯,對,是俺娘藏,藏的”

“那上次你給我吃的那個餅,就是從那拿的?”

大光低下了頭,

“您娘這樣,你,你不生氣”玲新從進了這個門,除了過年這幾天,很少吃麵食,每天都是窩窩頭,菜窩窩,每天都一大家子一塊吃飯,為什麼要這樣,在娘家時母親跟奶奶也會給家人開小灶,都是爺爺奶奶,或是小弟生病,或家裏人不舒服的時候,這些都是明麵上的,她從來沒想過這樣藏吃的,那都是小孩子的行為,也是大人見了都會訓斥的。

“生氣能怎樣,我天天不在家,我能治得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這樣的,我早就知道,就裝著不知道唄,那天見你那樣就偷拿了一張,他們也沒發現。”

玲新由緊張害怕變的氣憤起來,自己現在這樣懷著孕,別說特別對待了,還受這不公平的待遇,大光也是,這麼多年,眼睜睜的看著,絲毫沒有辦法,大光啊,唉可憐的大光。這些日子妊娠反應已經過去了,這幾天老是想吃東西都沒有,每頓飯之前都覺得饑餓難耐,不由又是一陣委屈。

大光看了看媳婦的樣子,心裏下了個決心“他們吃得咱也得吃的,你等著吧!”

“啊!你跟你娘要去?那不得打仗?你可別去,惹了事怎麼辦?”

“我不惹事,先幹你的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