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無奈的家庭(1 / 2)

聽見一聲啼哭,父親誕生了。那細膩的肉,光滑的身體,左鄰右舍的人們都稱讚說:“將來肯定有出息”,奶奶爺爺聽到後憨憨的笑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父親都4歲了,剛剛會走。爺爺的身體一直有病也沒有錢吃藥,隻是吃一點止痛片硬挺著,有一天爺爺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還沒有等到所有的兒女都到自己的身邊時,已經離開了人世。不懂事的父親隻是呆呆的看著,沒有說一句話。

爺爺走了,三個孩子都特別小,養家糊口的重擔全壓在奶奶的身上。奶奶還整天到晚的咳嗽,本來腿腳不好的奶奶,還要上山采蘑菇,一天下來也賺不了多少錢。

從小沒有父親的父親比同齡年紀的孩子成熟的早,每天晚上放學回來姑姑做飯,父親割草喂馬,那草都比父親高,綁在一起,父親背在身上前仰後俯的,到家都累一身汗。

一晃而過父親上初中了,初中的學校離家15裏路,自己家沒有錢買自行車,每天早晨3點就起床,走著去學校,到學校也正好7:00鍾,然後開始忙著一天的公課。有可能是貧困家庭的孩子,父親在學校的成績一直是名列第一,至此老師特別喜歡他,喜歡他的聰明,有時候老師把資料送給他一本二本的,那是常有的事情,父親有時候還闖一點禍,但是因為父親學習特別好,每次都逃脫懲罰。

有一次一位女學生把我父親的書碰掉了,她馬上說:“對不起”我給你撿起來。我父親很硬的樣子,哼!撿起來哪有這麼簡單啊!這一位女孩說那你想怎麼樣啊!父親一使眼色,就看到兩個強壯的男孩上來,把這一位女孩打哭了,於是這位女孩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老師當時隻是說下次不要打架了,我們班級是一個整體,要團結啊!

剛剛步入七年級的父親,因奶奶的咳嗽越來越嚴重,也就放棄了學業,回家照顧奶奶,而叔叔也不念書了,在這期間姑姑也嫁了人,很少回家,家裏唯一的頂梁柱就是父親了。而當時又聽說上山砍木頭很賺錢,一天下來能賺一些,於是父親也報了名,那木頭那麼重,壓在父親稚嫩的肩膀上,從山頂上要扛到山下,十六歲的父親毫不示弱,雖然人小,很瘦、扛起木頭那叫走的快著呢!像一個大人似的沉著幹練,以夾雜著少年“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虎生虎氣,無情的烈日炙烤著他,頭上的汗水止不住的流下來,用手擦一擦,父親就好像扮演成戲裏的大花臉,但是父親從沒有歇著的意思,還繼續虎生虎氣的幹,大人看了都心疼孩子,說你歇一會吧!父親跟他們笑著說:“謝謝你們,小小年紀怎麼會累呢”!其實幹活哪有不累那一個說啊!隻是為了能多賺一點錢,養家糊口。

在這期間賺了一點錢,父親又讓叔叔去念書,而父親一個人來照顧奶奶。父親連照顧奶奶又養了兩口豬,每天上山跨著筐子去采豬食。回來把豬食放到鍋裏搽了,然後喂給豬吃,一年下來,不可思意的是,那兩口豬竟然養到了300多斤,當時行價特別高,竟然賣了1000元,這可把全家人樂壞了,有了這一千元父親就給奶奶買了一件像樣的衣服,給叔叔換了新書包,新鞋、而父親自己舍不吃,舍不穿,身上穿的還是那件老掉牙的衣服,日子就這樣不好不壞的過著。

又過了一年,父親已經19歲了,已經是能幹的小夥子。眼看日子過的越來越好,可是奶奶咳嗽越來越嚴重,有時候甚至都吐血,有一天,因咳嗽沒有咳上來,也走了。父親與叔叔特別的悲傷,本來日子有了好轉,為了葬奶奶,把家裏的錢全部都用光了,又過著有這一頓沒有下頓的日子。叔叔看到家裏這樣貧困,自己也不想念書了,但是父親不讓,父親想自己沒有念成書,這是因條件不允許沒有辦法,就很後悔了,不能因家庭的貧困,導致弟弟不能念書,於是父親勤勞又吃苦的種莊稼,當時地雖然平,但是人均耕地少,在加之那些年沒有肥、農藥、水利設施,每年打的糧食跟本不夠吃,可是當時的社會無論怎麼勤奮,怎麼樣吃苦,受累,“日子”卻難以過上去。

於是父親就跟弟弟說:“這樣過日子不行”,我出去打兩年工吧!然後按月給你寄回一點錢來供你念書,我出去打工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叔叔當時隻好聽父親的。於是父親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旅途,每天早晨4點起來,拉的煤多,賺的錢就多,煤炭都在山溝裏,然後往煤礦拉,通往煤礦的路彎彎曲曲的,有時還有大陡坡,坎坷不平,把炭拉上礦上的時候,拉炭的人幾乎都沒有休息,下坡幾乎都是小跑,為了多賺點錢,特別上坡的時候,身後裝煤的架子,都趕上大山一樣重,拉炭人不得不低著頭,彎著腰,蹬著腳一步一步的向前挪。頭上的汗水滴噠滴噠往下流,滴在地上,盡管氣喘噓噓的幾乎使人窒息,於是便馬上就坐在地上,稍微休息一會,為了能賺多一點錢,沒休息過來,就起來繼續幹活。回到礦地因人多也分不多少饅頭,每一個人隻分到兩個,這麼重的苦力,兩個饅頭怎麼會夠呢!每天父親都吃不飽,餓著肚子幹苦力,天天如此,父親越來越瘦了,當時天氣特別冷,冷冬暑九的,風吹著,還啃著涼饅頭,至此父親從那以後得了胃病,有時候幹著幹著胃就開始疼,為了供弟弟念書,硬挺著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