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謝知府上當失財(2 / 3)

中年人還有三分懷疑,後邊已是衝出一個中年婦人,自拆了一包銀,取了一塊又將原包包好,衝狄希陳行禮道:“咱們藥店施出去的多,買藥的少,早已入不敷出。不怕客人笑話,昨日就斷糧了,取這一塊買兩石米夠吃半年已是感激不盡。別的還是請客人拿回去罷,福薄之人消受不起大富貴。”

狄希陳大汗淋漓,回想從前行事,越發覺得自己不是個好東西,衝店主夫婦行了大禮,勉強笑道:“賢伉儷安貧樂道,在下敢不從命。”紅了臉要將銀子收起。

小九忙拉了狄希陳將他推出去道:“換我來說,他們必收的。”自個進去關了門,過了好半日,店主夫婦親自開了門送他出來,站在門口又要對狄希陳行禮,小九笑嘻嘻推他們進去道:“財不可露白,快回家藏起,休要教人知道。”

狄希陳也怕他們上來道謝,牽了驢招呼小九回家,一路上問他倒底說了些什麼,小九但笑不語,怎麼也不肯說實話。

卻說狄希陳有這對夫妻為鏡,照出自己的醜來,回家想了半日,暫歇了出門做散財童子的心。他心下悶悶不樂,對了公事反而極為用心,三更半夜還要拿了人家的狀紙在那裏看,白日斷案也極小心謹慎,師爺衙役們都有些詫異,想到他過不多久就要任滿,收不到好處,也都忍了。

過了兩日小九硬拉他出門散心,不知不覺又走到那條巷口,小茶攤的茶博士因那日他們去後,小藥店的老板又是買米,又是買布,請了個夥計不算,還將兒子送去上學,也猜到他們兩個是財主。這一日見財主來了,心裏想著要哄他們銀子花,兩人已是去的遠了。他有幾個朋友來吃茶閑話,因割不斷這根腸子,就將這事說與他們聽。其中一個朋友道:“你說的這兩個人,我前次也見過,好不有錢的傻子,一出手就是三百兩銀子與法空那個賊禿修廟。一個破廟,裏頭擺滿了破棺材,修他做甚?我叫那個和尚取幾錢銀子與我買肉吃,他反倒拿大條帚趕了我出來,不許我再借宿,真真氣人。”

另一個滿麵絡腮胡子的人笑道:“你與死人爭飯吃,當心走夜路撞鬼。這與人修廟修墳卻是好事呢。想銀子花還不容易,我帶你們去找個人做件大事,若是做得好了,一二百兩銀子算什麼?隻是事成之後成都是住不得了。”

連那個茶博士聽了心中都動火,笑道:“有了銀子哪裏安不得家。”也收了攤子跟著他們去了。

過了半個月,市井裏就傳說皇上派了欽差來查案子。官差書吏們,也有陌生人托了相識朋友請去吃酒說話的。因李劉兩個師爺一案,縣衙裏頭眾人心裏都有鬼,又曉得狄希陳收了一本分髒的帳,見人家來問,也猜是欽差,哪裏肯說真話,十個有十一個,說的都是狄大人早上到衙門太早,晚上回去的太遲,連累大家早上不能睡之類的小事,明是抱怨,實是誇他。

唯有謝知府隻信任他的一個師爺跟兩個門子,平時裏最愛三日一比五日一敲。那些快手門子背地裏恨入骨髓,有人請吃酒,哪消別人引逗,灌了黃湯就要數落幾聲。漸漸府衙後邊有些陌生人轉來轉去。家人報與謝知府知道,謝大人忙派心腹家人尾隨查訪,跟著這起人最後都到了郊外一個大廟。待要進去,門已是關的緊緊的,隔著牆隻見廚房裏仆役奔走不停,欽差大人之聲不絕於耳。

謝知府聽了回報,卻想起件心事。他曾與一個尼姑水月一處參禪,因他命裏多子多福,大肚子尼姑住不穩庵堂,尋到後衙門口要替肚子裏的兒子認祖歸宗,吵鬧了半日謝知府收進後衙,兩三個月生出個男孩兒來長得偏偏像謝大人的好朋友苦雨道長。謝大人因人家說女人如衣服,好朋友有通財之誼,送他件把衣服倒沒什麼大不了,就將衣服跟小衣服一起要送與道長。偏偏道長推辭不過,趁黑夜裏翻牆走了,謝大人隻得將水月與孩子送回庵裏暫住。水月回了庵裏,起先有知府大人供給還罷了,漸漸少米少柴,她就要抱了孩子到後衙門口吵鬧半日,俱是衙役們攔住了不教後宅知道,替他遮掩。此事除了謝夫人,隻怕成都府裏人人都知道,提起來眼睛都要笑成一道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