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重振旗鼓後也是先去找了驛站,想要找個車馬輕鬆些趕到青川去,可沒想到幾個在驛站掏遍了口袋都翻不出四個人的錢來,陳楊旭的錢大多數都用在了清池鎮,蔡青頭就更不用說了,錢進了他的口袋過不了半日就消失的不見蹤影,提燈大師本就是一僧人,出家人哪兒會帶那麼的錢財呢,牧星河就不用指望了,其他都以為牧星河的東西都掉海裏了,隻有陳楊旭知道,一個一直呆在石頭裏的男人,哪兒會有什麼錢,有錢的話在紅案就不會讓他去賭坊找錢了。
於是四人走進了驛站又走出了驛站,尋思了下一路走到青川去也花不了太多的時日,身上的錢雖然不多,但是湊合湊合還是能夠到青川,等到了青川後還了牌位再找點兒活便是了。
蔡青頭這日子很是安分,估計是真的被海妖給嚇著了,這會兒總算是收了驚,臉色也好了很多,蔡青頭的頭發有些許的長了,他撥弄下擋在眼睛上的頭發說道,“不如找馬哥要點錢趕路吧,一路走過去我怕又遇到什麼妖怪。”
陳楊旭有些無語,蔡青頭確實是安分了,但是依舊不懂事,馬案頭這次事故不僅損失了船還損失了貨,已經是要賠錢的了,蔡青頭怎麼還想著找馬哥要錢,他確實是被蔡老頭寵的有些過分了,陳楊旭想著,但依舊是輕言細語十分平和的跟蔡青頭解釋馬哥的情況也不容易,要不是顧及蔡青頭現在還比較脆弱,陳楊旭早就一巴掌招呼到了他頭上。
蔡青頭聽聞點點頭,也沒說什麼了,算是認同了走路去青川的提議,隻是怎麼看都是一副有些委屈的樣子,估摸著是真的怕路上又遇到什麼妖怪來。
“實在不行,要不你在這兒待著吧。”陳楊旭提議道。
蔡青頭連忙搖頭,身體又往提燈大師身旁靠了靠,“我不要一個人待著,我要跟著大師。”
蔡青頭既然不願意待在這個鎮子上,也算是勉強答應了走路去往青川,幾個人也不囉嗦,趕到集市上買了些幹糧後便出發前往青川,去往青川的路其實非常好走,因為這個鎮子已經離青川特別的近了,四個人走了半日便會遇到歇腳的地方,走走停停一路上還有些趣味,像是在郊遊一般,邊走邊看看山看看水的。
又過了一日他們已經行了大半的路了,這一路平穩,雖然比水路花的時間長,但終究是安全的讓幾個人似乎都將海上遇怪的事兒拋到了腦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提燈大師在的緣故。四個人一路走著一路嘮嗑,說是四個人嘮嗑,其實隻有陳楊旭,蔡青頭和提燈大師三個人說話,牧星河的話很少,隻有偶爾說上那麼一句兩句的。
“這青川我沒去過,大師你去過嗎?”陳楊旭手裏拿著不知道哪兒掰來的粗樹枝,當著登山棍用,手裏忙活嘴裏也不閑著。
“大山大河遊曆不少,自然也是去過的。”提燈大師很樂意和陳楊旭說話,陳楊旭問什麼他便答什麼。
陳楊旭腦子裏想起來才離開家的時候馬案頭也跟他大致講過青川。這青川聽著是綠樹清水環繞一般,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青川為何取名青川,是大海入川才見青山的啥意思,青川這個地兒本是一座山。青山這個地方有意思的不隻是要進入青川的方式,更有意思的是青川的城鎮分布,太陽自西向東升起落下,高山疊嶂,那高山必有向陽處和向陰處,那麼房子按道理應該也是在向陽處修建的,而青川不同,青川這個地方也算是比較出名的地方,來往的人多了,留下的人多了,城鎮也就大了,偌大的青山上修建了許許多多的房屋來,那向陽處密集了,那向陰處必定也會有人退而求其次的修房屋。在向陰處修和向陽處可就不一樣了,向陽的房子光照好,必然是有錢人家喜歡的,向陰的房子常年得不到光照,自然也隻有窮苦人家才會選擇在此處修建房屋,如此一來便有了說法,也有了差距,青川也因此有了別的名號。
“青川的鎮真的叫陰陽鎮?”陳楊旭向提燈大師確認道。
提燈大師點點頭,隨後問道陳楊旭,“你們要送的牌位是在陰麵還是陽麵?”
陳楊旭答道,“隻是說了是北街巷尾的那戶人家,並不知道是在陰麵還是陽麵。”
楊氏起初說的也很是模糊,那青玉像是自小的時候就賣進她家做了侍女的,年歲有些久了不是太記得請,約摸記得是在青川上的北街巷尾的那戶人家,所以還要麻煩陳楊旭到了青川拿著青玉的本名去找找。
楊氏這番話又加上陰陽鎮的布局,陳楊旭心裏其實有個大概的猜想,青玉如果是被賣進了楊氏家裏,那麼家底必定不會很好,當然除非後麵又發達了起來,如果沒有這個意外的話,青玉家應該就是在陰麵了。
陳楊旭腦子裏想著,一旁蔡青頭便把陳楊旭心裏的想法說了出來,他也是覺得青玉的身世來看,不出意外是在陰麵的了。
提燈大師聽聞沉思了片刻,隨後說道,“到了青川我隨你們一路送牌位吧,也算是有個好照應。”
提燈大師的話讓蔡青頭很是高興,他還在擔心到了青川過後便要和提燈大師分開了,提燈大師現在在他的眼裏和護身符也是沒有什麼分別的。但是陳楊旭不是這樣想,他覺得提燈大師估摸著應該是認出他來的,這要隨行也是可以理解,但是他剛剛刻意問了陰麵陽麵的事兒,那之中肯定是有問題在的,但是不知道為何提燈大師沒有明說。
四人一路閑扯著一些有的沒的,又過了一日後他們在山腰間遠遠的看到了一座宏偉的古寺,那古寺修的極其精妙,像是斜靠在山腰上,金燦燦的陽光照耀下顯得極其莊嚴,嫋嫋香火從寺中升起,雖然隔著山,但耳邊似乎還能隱隱約約聽到寺中傳來的陣陣佛音。
陳楊旭和蔡青頭都看呆了,他們出生在小地方,一路行船過來也沒有看到過這麼壯觀的建築,這麼宏偉的寺廟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修建完成。
“那便是青川的古佛寺。”提燈大師十分好心的介紹道,“古佛寺修建十分不易,這青川地勢陡峭,起初得靠人將石塊磚塊背上去,後來青川的人多了,路也多了,也好走了,靠車馬運才慢慢修建而成。”提燈大師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隨後繼續說道,“但要說修的更好的,還要數東邊的禪道寺和都府的佛寺了。”
“清修殿呢?”陳楊旭突然開口問道,他問的漫不經心,仿佛隻是在哪兒聽聞過清修殿這個名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