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凡騎在高頭大馬上,得意洋洋地率領著東寧大軍返回京城,一路上受到了沿途官員和百姓的夾道歡迎,這些人都多年忍受著逍遙島上哈維拉族的掠奪與淩辱,這次蕭凡成功指揮東寧大軍攻克逍遙島,讓他們很是感激,都紛紛跪倒相迎,都想看看這個素有東寧第一軍師的梁王千歲到底是怎麼個模樣。看過的人都誇她是巾幗英雄。這讓蕭凡聽後心裏美滋滋的,更加耀武揚威起來……
一直緊隨其後的劉魁悄然趕到她後麵道:“梁王,末將有要事相告,不知道是否方便聽。”
沉浸在勝利喝彩中的蕭凡,哪有心情聽這些事,隻是淡淡道:“本王,正在與民同樂,等到了前麵驛站再說吧!”
劉魁見她如此,也不便說什麼,隻好等到驛站再說。
到了驛站,蕭凡吃過飯後在屋內閑坐飲茶,這時劉魁適時的走了進來,蕭凡見到劉魁不由皺起眉頭道:“劉將軍有事嗎?”
劉魁行過禮道:“梁王千歲,末將有要事相告。”
蕭凡低頭用杯蓋扇動茶水道:“劉將軍有什麼事就說吧!”
劉魁回身把門窗關好,蕭凡見他關起門窗不由警覺起來:“劉將軍你這是做什麼?”
劉魁見蕭凡誤會了自己忙跪倒:“梁王恕罪,末將沒有對王爺不敬的意思。隻是有重要事要稟告。”
蕭凡想想覺得劉魁平日裏忠心耿耿斷然也不會做出對自己不敬的事情,於是鬆了口氣道:“劉將軍請起,有事慢慢說。”
劉魁起身後,坐到了蕭凡旁邊道:“王爺,我們真的要回京城嗎?”
蕭凡一下被劉魁給問蒙了,詫異道:“當然回京城啊!不回京城咱們去哪裏?再說哪裏會有衣錦不還鄉的道理?”
劉魁正色道:“既然梁王要回京城,末將建議梁王應當帶著大軍一舉拿下京城,讓女皇將皇位禪讓給梁王。”
劉魁話音未落,蕭凡猛拍桌案叫道:“大膽劉魁,難道你想讓本王造反不成嗎?”
劉魁再次跪倒:“梁王,末將一切都是為了梁王好啊!梁王千歲平日裏在朝廷內威望甚高,又擁有著大寧王朝的兵馬大權,川德太後和女皇陛下早已對王爺忌憚不已。如今有來了一個刀丞相,在我們攻打逍遙島的時候,她處處掣肘。如今梁王又立下了蓋世奇功,她們能容得下我們嗎?”
蕭凡聽了劉魁的話不禁笑道:“劉將軍多慮了,以本王目前的威望和才能,無論是川德太後還是女皇陛下都要敬我三分,至於一個刀姍姍又能拿本王怎麼樣?何況大寧的兵權都掌握在本王手中,誰敢奈何本王呢?”
劉魁見蕭凡如此自信更加擔憂道:“昔日田忌打拜龐涓後,孫臏曾建議田忌率大軍長驅宮中驅除鄒忌,但田忌沒有采納孫臏的建議,最後結果……”
蕭凡聽後大笑:“劉將軍是孫臏,刀姍姍也是鄒忌,但本王卻不是田忌,你多慮了。”
劉魁見無法說服蕭凡帶兵逼宮,隻好退而求次道:“既然王爺不忍心逼宮,不如奏請朝廷仿效大容,冊封王爺為梁國王,將吳州、越州之地劃為梁國。這樣王爺便可以不會京城,而且也加大了王爺在東寧的地位。以王爺現在實力,提出這樣的條件,我想朝廷不會有拒絕的理由。”
蕭凡聽後再次皺起眉道:“梁國王到是一個不錯的主意,隻是如此一來,就要丟掉朝廷的中樞大權,隻能擁有吳越之地,看似占了便宜,其實丟了在朝廷的顯要地位。”
劉魁笑道:“王爺在朝廷做一個攝政王確實顯得很風光,但畢竟缺少自己的地盤。自古伴君如伴虎,等到哪天女皇陛下翅膀硬實了,還能有王爺的好果子吃嗎?還不如到吳州、越州擁有獨當一麵的權力,到時王爺有了自己的地盤、軍隊,在梁國範圍內暢通無阻,這樣是何等的風光?這樣王爺雖然不在朝廷了,但朝廷有什麼大事還是要和王爺商量的。”
蕭凡聽後想了想覺得有道理,正要說什麼,突然一人推門而去阻攔道:“王爺萬萬不可聽信劉魁的建議,否則後患無窮啊!”
蕭凡和劉魁不約而同的順聲望去,原來是雷浩天將軍。當年蕭凡調到南都為京兆尹後,雷浩天也被蕭凡帶回了南都,做了南都的總捕頭。東寧立國後,雷浩天被冊封為蕩寇將軍。但此次攻打逍遙島,雷浩天並沒有參與,而是作為留守留在了京城。雷浩天聽說蕭凡得勝歸來的消息後,驚喜不已騎著快馬,孤身一人奔向吳州方向來接蕭凡,得知蕭凡住到了這個驛站,於是進來尋找,不料到了門外正聽到劉魁勸蕭凡率兵逼宮或裂土封國,驚訝地推開門勸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