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陛下怒了
“啟奏陛下,臣還有一件要事要奏,此事事關重大,臣希望正二品以下的官員暫時回避一下。”
早朝快要結束,兵部尚書元承誌見曹公公正欲上前宣布退朝,趕忙側身一步。
熒朝第三任皇帝,俊帝孫文光眉頭緊緊皺在一起。
這個兵部尚書元承誌,是他最“不喜歡”的人之一。
因為他,總是帶來各種壞消息。
但父皇駕崩之前跟他下過死命令,滿朝文武,誰的話都可以不聽,唯元與張,不得不聽。
這裏的元,指的就是兵部尚書元承誌。
俊帝遲疑了幾秒鍾,元承誌已年近花甲,按輩分來算,比父皇還要長一輩。
元承誌的孫子元滿康還曾是自己的伴讀。
看元承誌今天這個架勢,正二品以下的官員還得回避,事情怕是小不了。
不知道元尚書今天又有什麼“壞消息”要帶給他,俊帝無奈的點點頭,伸手跟一旁的曹公公抬手示意了一下,允了。
一時間,滿朝文武也是議論紛紛。
有些知道內情的,麵露難色。
不知道內情的,看著這個場麵,也心事重重,生怕連累自己。
讓二品以下官員回避,不正是說明這事牽連甚廣嗎?
皇命不可違,無論他們心中有什麼想法,現在該走的一刻也不能留,該留的,一步也不敢動。
不多時,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隻剩下二三十人。
“陛下,臣要參的,便是湖州州牧,張思遠。”
元承誌向前一步,雙手托起奏折,高舉在頭頂。
曹公公取下奏折,端端的放在俊帝麵前。
俊帝沒有著急翻看,這隻是個形式,且聽元尚書怎麼說。
“湖州州牧張思遠何在?”
張思遠側身一步,“臣在。”
“陛下,張州牧有謀反之心,請速速拿下。”
“元尚書,你,空口無憑,話可不要亂說啊。”
一句謀反之心,聽的俊帝心中一緊,這可是大事。
皇權受到威脅,事情小不了。
“陛下,臣當然不是空口白話,臣有證據。”
“哼,我倒要看看你能說出個什麼來。”
湖州這兩年,納稅納糧,都是各州第一名,張思遠這兩年在官場上地位水漲船高,就算元尚書德高望重,同為正二品,也不是一句話說拿下就拿下的。
張思遠挺直了腰杆,你兵部尚書是正二品,我湖州牧也是正二品。
元承誌當然不會說多餘的廢話,“陛下,西北戰事吃緊您是知道的,上個月陛下下令擴軍,招兵三十萬。”
“元尚書,難道你是要參我與西北敵寇私通勾結嗎?哼,真是不可理喻!”張思遠聽元承誌提到西北戰事,瞬間急了。
熒朝上上下下,誰不知道,張思遠的大兒子二兒子可都是戰死在西北!張思遠與西北敵寇,那是不共戴天之仇。
若說張思遠與西北敵寇有勾結,誰也不信。
“張州牧,且容我把話說完。”
“陛下,擴軍,軍械自然也要做。然而這兩個月,臣在生產軍械這件事上,卻處處碰壁。”
“此話怎講?”元承誌提到軍械,俊帝也是心中一緊。
冷兵器時代,打仗無非就看人,看人手裏的兵器。
事關國家安危,真不能忽視。
“全國的鐵礦,銅礦,價格竟然上漲了三倍不止,並且處處告急,當真是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戰事吃緊,國家擴軍,礦產價格上漲,不是意料之中的事嗎?”
“如果都是被我買來了,那我還會有疑問嗎?”
“陛下可敢猜一猜?這全國上下的鐵礦銅礦,都賣去了哪裏?”
“莫非?”不止俊帝,在場的所有大臣,目光都轉向了張州牧。
“戶部尚書、工部尚書何在?”
“臣在。”
“臣在。”
俊帝從龍椅上站起,龍顏略顯怒意。
“元尚書所言,是否屬實?”
戶部掌管天下財政,銅礦鐵礦賣去哪裏,商人們都得上稅,戶部自然是有記錄的。
而工部掌管土木興造,湖州之地買了大量銅礦鐵礦,用來做什麼,在工部這裏,也總得有個說法。
工部尚書薑陳首先開口,“陛下,湖州這兩年確實申報了很多項目,但工部也隻是做了記錄,具體湖州要做些什麼,工部也沒有長千裏眼。”
薑陳根本不想蹚這趟渾水,簡單三句話,就把工部擇的幹幹淨淨,置身事外。
俊帝又把目光轉向戶部尚書,郝仕。
郝仕和張思遠一向交好,官員們也都是知道的。
現在當著俊帝的麵,大家還在猜測他會怎麼為張州牧辯駁,沒想到,郝仕一開口,大家都驚呆了。
郝仕清了清嗓子,開口到,“陛下,這兩年,全國確實有大量的銅礦鐵礦,流向了湖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