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軍是趕著大隊牛車去的縣城,晚上回來時,帶回來一牛車的東西,錢多多都懷疑,如果牛車足夠多,他是不是要把供銷社搬回來?
光大米和白麵就有一百來斤,玉米麵二百斤,糕點,煙酒,糖,罐頭,還有給家裏人買的衣服,好幾大包,大嫂成麗麗屬於溫柔賢惠款的,錢建軍買這麼多東西,也沒有半點不喜。
反正麵上很是開心的給眾人分東西。
錢建軍和成麗麗有三個孩子,兩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女孩兒最小,今年才三歲,三個孩子很認生,和家裏的孩子們有點格格不入,一直站在成麗麗身邊。
晚上,
錢爺爺去請了大隊長,村書記,還有錢家幾位長輩。
錢建軍好不容易回來一次,肯定要請村裏重要的人物吃一頓。
村裏現在最有出息的就是錢建軍了,大隊長等人都非常高興,大隊長拿了一隻雞,村書記,也是他們的三爺爺拿了一瓶二鍋頭,其他幾位拿點酸菜,拿點土豆白菜什麼的,都沒有空手的。
晚飯,
錢奶做的比較豐盛,二合麵饅頭,豬肉炒豆腐,豬頭肉,爆炒豬肝,溜肥腸,土豆絲,炒雞蛋,中午剩的雞湯。
飯間,
幾杯酒下肚,眾人打開了話題。
大隊長喝了幾杯,壯著膽子問道:“軍兒,聽說好幾個省都開始實行包產到戶了,是不是真的?那能成?”
錢建軍點點頭,“正式文件還沒下來,但經過上麵幾位領導人的商議,有幾個地方開始試驗了,如果效果不錯,相信很快文件就會下達。”
說罷想了想繼續道:“叔,其實,咱們村包產不包產的,真沒啥,您看,能種的地就那麼點,還都是山地,沙地,收成連自己大隊的人都不夠吃,公糧呢,又是年年欠著。”
“您們在這村裏消息不靈通,國家改革開放以後,掙錢的營生太多了,要想富,您們需要改變觀念了。”
“很多地方都和咱村兒這情況一樣,可人家在山坡上栽種上果樹,賣果子的收成,比種十倍的地都強。”
“現在改革經濟體製,國家提倡自己創業了,很多人在村裏包了地皮,蓋上廠子,喂豬,喂雞,這不僅能改變自己,還能帶動村裏的經濟。”
“隻要膽子大,多學習,我們村的村民也能富起來。”
村書記錢三爺爺一臉苦笑,“軍兒,這去哪兒學習啊,村民們實在是太苦了,我也想帶著大家富起來啊,可啥也不懂。”
“再說,你說的那做營生,它得錢啊,別說村民們自己手裏沒錢,大隊裏也沒錢啊,沒錢,別說買豬買雞了,給豬給雞蓋個窩都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