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招攬不成功,劉基也是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了,自家的事自家知道,半個江東的地盤,幾萬士兵,北麵還有一個孫策一個袁術虎視眈眈,就這情況想要一個有兵有糧有地盤的主把籌碼全部壓到自己身上來,這一點都不現實。正如王朗自己所說的一樣,他需要為整個會稽的百姓負責,局勢未明朗的時候是不可能作出選擇的。
他沒有想到的是,王朗竟會在他還沒有表明來意的時候,便幹脆利落地拒絕了。
衝著王朗悻悻地笑了笑,劉基很不好意思地說道:“王太守,小可此次前來,主要還是為表感激之意,不談其他,不談其他。”
王朗意味深長地看了劉基一眼,方才說道:“這樣就好,免得我們雙方都難辦。請坐,請坐,一時不查,怠慢了貴客,恕罪恕罪。”
看著王朗那故意作出的誠惶誠恐的樣子,劉基不由得訝然。
如果我還有著招攬你的打算,恐怕你到現在都還想不起吧?劉基很清楚,王朗絕對是故意的,故意給自己這樣一枚釘子碰一碰。
不過這種事情,悶在心裏就好了,說出去了雙方麵皮上都不好看,劉基也隻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便依言坐下了。
招攬之事既然已經說開了,兩人也不再各懷心事,之後的交談算得上是推心置腹了。
尤其是王朗,也許是因為拒絕了劉基的邀請而有些不好意思,江東這邊的情報,他都是沒有半點藏私地說給劉基聽了。
雖然已經到江東兩年,又有甄宓送的那份大禮,但是劉基對江東的了解程度,比起王朗這樣的做過多年官的還是遠遠不如,很多隱秘的東西,劉基根本就是毫不知情,但是卻從王朗的口中一一得知。比如顧家為何會在陸家落魄之時伸手相助,除了兔死狐悲之外,還和兩家前一輩人的交情有關。這樣一席話下來,對劉基來說真的是受益頗多。
相比之下,劉基給予王朗的幫助就少得可憐了,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計。畢竟王朗在會稽真的是幹得不賴,他又不會發展軍備,逐鹿天下,如今會稽的形勢已經能夠讓他滿意了。
交談了將近一個時辰,劉基方才起身告辭。當日拜訪許貢,不到一炷香就出來,其中大半還都是無營養的話,兩者相較一下,估計許貢知道後,肯定會氣得直跳腳。
對於劉基而言,最大的收獲並不是從王朗口中得到了許多秘辛消息,甚至是王朗許諾的一些支持在劉基看來都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對王朗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層。
現在劉基可是特別看重王朗的,且不說如果將他擁有的的會稽納入囊中會是多麼大的一個助力,單單王朗這個人,便值得劉基話大力氣去拉攏了。
才能方麵,接近橙色的智力,淺橙色的政治,堪堪一個一流人才,不說放到中原,單單是這江東就有不少人能勝過他。但是,無論是政治能力也好,智力也罷,都不是全部。
以王朗的這種屬性,隻要給予他足夠好的屬官,完全可以治理好一個大州。
但是,並不是說有這種屬性,便值得重用的。王朗的性格,讓他更受劉基重視。
不貪念權勢,單單這一點,便保證了他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哪怕是真的選擇了某個陣營,他也絕不會為了那個陣營的利益,來出賣整體的利益。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真正把治理好自己的地盤放在心上,把這當作是自己的使命來完成,這也是劉基頗為欣賞的一點。一個不把治理好地盤當作任務來完成的官員,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好自己的“任務”,這一點上王朗無疑占盡先機。
知道變通,不是食古不化之人。這一點從王朗一口拒絕劉基的招攬便可以看得出來。如果真的是那種食古不化,一心隻想效忠漢室的人,肯定會一口答應劉基,對於這種人來說,大義來的比什麼都重要。但是對王朗來說,大義雖然很重要,卻依舊比不上自己的使命重要。朝廷委任他當會稽太守,他的首要任務便是將會稽治理好,讓會稽百姓能生活得好,其次才是為朝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助上官。他的輕重緩急分得格外清楚,這一點既讓劉基欣賞,也讓劉基頗為惱火。
有了這些優點,再加上他的能力也絕對不弱,隻要王朗肯幫助劉基,交給他一個州的地盤,讓他處理政務,劉基是一百個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