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顧雍過來幹嘛?雖然根據劉基的了解,這顧雍是已經病逝的陸康的女婿,但是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要說他這一家之主的身份,會為了老丈人的事,親自上門,向一個十三歲的小屁孩兒道謝,劉基是一百個不信。
擺明了這完全是借口,他們來肯定有別的事,而且,看樣子肯定是好事。
是好事還管個球?想到此節,劉基也是心頭大定,再也不主動開口,隻是不斷地品著香茗,偶爾再吃一兩塊糕點,搞得顧雍陸議三人納悶之極:這糕點有這麼好吃?
雖然比裝傻充愣,劉基不是這幾個豪門出身的子弟的對手,但是在他一點都不著急的情況下,捱時間數綿羊看手指這些把戲他可還是玩得轉的。
在劉基已經快要將每根手指上有多少根毛數清楚的時候,終於有人忍不住開口了。
“是這樣的,劉公子,我們過來還有一點事情想要和你商量一下。”說這話的是顧雍,劉基估摸著,今天這事,也是顧雍挑起的,至於後麵還有沒有其它幾個家族的身影,他就不太確定了。
“願聞其詳。”不慌不忙的,劉基吐出了這麼四個字。
稍稍沉吟了一下,估計是在組織語言,顧雍接著說道:“聽聞令尊為了鍛煉劉公子,讓劉公子前往豫章。而後豫章太守朱皓更是上表請求將豫章郡一分為二,一為鄱陽郡,一仍為豫章郡。新分的豫章郡百廢待興,正是缺人之時,不知劉公子對此有何看法?”說完,顧雍便是目光灼灼地盯著劉基,似是要看穿他這個人一般。雖然年齡差了一倍,但是顧雍卻絲毫沒有小瞧劉基,這也是劉基在擊敗孫策一戰所出的風頭太大了的緣故。
劉基這一下完全了然了,這三人來的目的他應該算得上是一清二楚了。
聽顧雍的話,是他或者他們顧家還有陸家的人,有人想要去豫章仕官。如果他們的目的真的是這麼單純的話,劉基一定會很高興地答應這個請求,正如顧雍所說,豫章那邊很缺人,現在羊毅是分身乏術,整個人都忙於政務。本身就是一個大郡,又是百廢待興之時,有這些家族的精英人士加入,自然是好事一樁。更何況,豫章並非這些家族的地盤,他們的觸手很難伸過去,劉基也不會擔心客大欺主的情況發生。
但是,他們真的就這麼好心?劉基可不相信。
恐怕,這隻是第一步的試探性接觸。
在擊退孫策之前,這些世家豪門都是沒有半點動作,因為他們很清楚,這個年代,割據一方大小諸侯,猶如過江之鯽一般,豪強數不勝數,這些門閥都在觀望,觀望這位劉刺史值不值得他們投資。現在看來,能將孫策擊退,這已經足以使他們滿意了。
本來事情還沒那麼簡單,據劉基所知,這些門閥是非常注重門第的,門第不過關估計他們還會觀望,起碼不會這麼急地貼過來,但是劉家本身就是世上最大的門閥,這一個坎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一些原本羊毅也和劉基分析過,但是他們倆都沒有想到,這些豪門,居然會拿劉基來當敲門磚。
不過稍稍想一想,劉基便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劉基是家中獨子,基本上沒有繼承人的競爭壓力,他和劉繇也沒有任何矛盾,也就是說,和他打好了關係,就是直接投資到幾十年後去,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借著這個機會,來劉基這兒探探口風,初步接觸一下,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對於怎麼處理和世家門閥的關係,劉基現在都還沒有想好,他到這邊來,是想探探這邊的口風的。
如果真的和世家門閥展開全麵合作的話,在最開始的幾年甚至是十幾年裏麵,對劉基他們肯定是好處多多的。海量的人才,就代表著無窮無盡的財富。不論是在盛世還是在亂世,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有這些人才的幫忙,在江東站穩腳跟,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因為家族因素和恩仇來講,劉基他們可以比昔日的孫策孫權走得更加順利。
但是,這也會埋下巨大的隱患。
世家門閥的利益,和一個勢力的利益,畢竟是不能等同的。一開始的蜜月期還好,矛盾沒那麼尖銳,很多東西都會被掩埋下去。但是劉基可不是一個願意偏安一隅的主,無論是為了北方的那人,還是為了和天下英雄交手的願望,他都肯定是要打出去的,到時候,就是矛盾爆發的開始。
這些家族,要的是一個安穩的江東,一個能供他們不停吸血壯大自己的江東。劉基要的,是一個基業,一個能打出去的基業。一旦劉基表現出要進攻中原的願望之後,這些家族還會支持他嗎?劉基絕不相信他們會。到時候,一場大亂不可避免,而這,很可能會非常致命。
所以,合作是必須的,但是到底怎麼合作,劉基還沒有一個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