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3)

第56章 路上(12)

甦丹大國的遊戲場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做荒涼?

撒哈拉沙漠算是荒涼, 在彭加木葬身的羅布泊邊緣, 除了沙土中爬的螞蟻,你什麼生命都感受不到, 但沙漠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能讓人感受到蕭條的還是隻有人類本身,甦丹和埃及之間有一道長長的國境線,不過這裏偷越國境的事情並不是很多,從阿斯旺到阿布辛貝, 阿布辛貝到邊境線隻有一條公路, 那兒通向一個關卡——公路以外的地麵全是典型的沙漠地貌, 吉普車不是不能開, 不過大部分人沒這個膽量, 時不時,你可以看到公路邊停放著的廢棄坦克,還有現在空無一人的堡壘, 阿斯旺人傳說在埃及和甦丹關係最緊張的年份裏,這裏的土地都被埋了地雷。如果你有這個膽量的話, 可以開上去試試,炸飛了算自個兒的。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什麼人願意從埃及去到甦丹,從開羅往南,坐在大巴上你都能發覺生活水準越來越低,整個埃及除了幾個旅遊城市以外,就是大片大片的農田,城市群沿著尼羅河兩側星羅棋布, 到了阿斯旺附近,大巴的時速不會快過20公裏,平均半小時就得停一次,很多人帶著大麻袋上車搭一段路,麻袋裏裝的不是小麥就是甘蔗,抹掉他們的五官,換上一張華裔的臉,你會毫無違和感地把他們認成西北地區的農民。——絕沒有開羅人的油滑,不論是穿著還是那份木訥老實氣質,都差不多。

農民的日子在哪兒都過得很苦,如果你隻會種小麥,那就更是要注定受盡這星球上所有的盤剝,你種的小麥裏有發達國家砍下來的剪刀差,有當地員警第三個兒子的學費,還有埃及每年開支出的軍餉。人們在談論國外的時候,一般都會自覺把這種地區扣掉不算——不過即使如此,阿斯旺地區的農民也絕沒有人想去北甦丹,埃及的日子的確不太好過,但那也比北甦丹強上不少。本地人對鄰國還是相當有優越感的︰他們知道阿斯旺的傳奇索菲特酒店對他們來說幾乎就是天堂,畢竟,埃及隻是從60年代到現在幾乎從未往前發展,但甦丹可是從來就沒有發展過,那地界幾乎什麼都沒有。

「在沒分裂以前,甦丹每年供應給中國的石油佔據我們用量的20%以上,中國和甦丹的關係非常密切。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你大概也清楚了——美國非常關注達爾富爾的人權問題。」

從阿斯旺到阿布辛貝,倒終於有了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這條路除了遊客幾乎沒人會走,除了每天早上以外也幾乎都處於關閉狀態,警車開道押尾,車輛在高速公路上飛馳著,至少也能開到100碼,隻有這樣,人們才能在五小時內趕到阿布辛貝。至於到了神廟後什麼時候走,這就悉聽尊便了。旅遊團總是最先離去,包車遊的旅客則往往再三流連,不過有一點是共同的,從阿布辛貝出來,人們一般不會再繼續往前走,不論去哪裏,他們都要往回折返。往回走的時候一般就不會有警車隨行了,往回開一段,會經過一個要塞,來的路上他們已經看好,從阿斯旺到阿布辛貝,一路就這麼一個盤查點還有人在。

開過這個要塞以後,他們換了手,傅展邊開邊對李竺解釋防衛的鬆懈,「在他們的大力推動和直接介入下,南甦丹2011年終於獨立。這五年來北甦丹太平了一點,隻是一點點,但至少,境內不再公開內戰了。」

那些要塞和坦克,看來都是幾年前甦丹內戰頻仍時,埃及為保障遊客安全做的戒備。李竺抿起唇,注視著傅展輕車熟路地把牧馬人開到沙地上,她禁不住問,「你確定關於地雷的傳說是假的?」

「從沒聽說埃及和甦丹的關係緊繃到互埋地雷的程度。」傅展輕鬆地說,「拜託——看看這裏有多貧瘠,這兩個國家之間迄今都有一片土地沒人認領,太沒用了,都不想要,你以為這裏是南甦丹,藏有甦丹80%以上的油儲量?那兒現在倒是還不太平,比沒獨立之前更慘一點。兩個部族彼此仇視得非常厲害,據說當地的衝突已經到達種族屠殺的程度——如果我們從那裏經過,是得小心點,就算沒地雷,他們也能變出來。南甦丹的一些衝突地域,對外人來說就像是巴基斯坦的普什圖區和俾路支省一樣,應該屬於絕對的禁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