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貴狠狠踢了老母豬一腳,老母豬嚎叫著逃走了。他繼續講話:“咱村的人口實在太多啦。”
“倒退20年,咱村的糧食還沒這麼緊,那時沒這麼多人口嘛。現在可好,地沒見多,人倒多了 二百多口。咋回事?這得怨婆姨們,生娃生上了癮,像老母豬抱窩, 一生還就收不住啦……”
知青們聽著有趣,村民們可能是難得有這麼個聊天打屁的時候,鬧得厲害。
李光卻是聽得心不在焉。
說來說去,就是石川村太窮,不要抱有什麼期望,甚至於將開春青黃不接時,要外出討飯都 提到了會上。
鍾躍民站起來:“常支書,開春我帶隊去討飯怎麼樣?”
常貴大喜:\\\"好小子,有種,就是你啦。你這娃叫啥?是黨員嗎?\\\"
“鍾躍民,還不是。”
“嗯,好好幹,明年讓你入黨。”
“謝支書栽培。”
常貴大吼一聲:“散會。”
石川村的知青點,設在兩個已經廢棄的破窯洞裏。
這兩口窯洞以前是村裏一個老光棍的家產, (cfcj)他死了以後這窯洞就漸漸廢棄了。
常貴接到公社通知,要他解決10個知青的住處問題,還按國家規定發下了知青的安家費。
常貴沒用這筆錢給知青打新窯洞,就叫人修整了這兩口破窯洞,以完成上麵交代的任務。
知青們看到以後要生活的地方,臉色都很不好。
盡管他們在下鄉之前就有了心理準備,他們早就知道陝北是個貧困地區。
但眼前這兩口破窯洞,還是讓他們大吃一驚,這其中一口窯洞頂部竟還裂開了一道1厘米寬的 縫隙,破爛的門窗根本擋不住風。
“等等。”李光拉住了帶他們來此的村民,“麻煩請支書過來一趟,我想請他在這旁邊,再造一 口窯洞。”
“放心,我自己出錢來造。”
村民一愣,然後高興地笑起來:“娃,你等著,我這就去請支書。”
出錢造窯洞啊!
眼前這些知青娃們,哪裏懂得怎麼造窯洞?到時不得還要請村民們幫忙?
那不就是……他們有錢可以賺了?
村民興奮地跑了。
鍾躍民卻是拉住了李光:“李光,我知道你有著些潔癖,但……我們大不了多給你留點空間,再 多你用布擋一下,何必要造新窯洞呢?”
“我們知道,你父母給了你錢,像你這麼用怎麼行?”
“這個地方,還不知道得待多久呢?”
李光卻是另有話說:“正因為不知道得待多久,所以.…必須要住得好一點。”
“一天兩天能忍受,這可是長年累月的事。我既然有著錢,為什麼不用?”
李奎勇:“李光,造窯洞的時候,你算上我一分力。”
“我建議除了購買必要的材料外,也盡量別請村民了,就我們知青們自己動手,能少花錢,就 盡量少花。”
“大家夥,你們同不同意?這地方,咱們人生地不熟,能依靠的也就是彼此了。”
鍾躍民率先響應:“我同意。”
鄭桐:“同意。”
另不認識的三男三女,也舉手表示同意。
就像李奎勇說的,比起村民們,當然是同是知青更能靠得住了。
李光能少花點錢,以後他們遇到什麼難處,也可以向他借一點什麼的。
要是用完了,那才是什麼都沒有了,
常貴來得很快。
知青們都還沒商討出一個單程來,常貴就急匆匆得來了,臉上掛滿了笑容。
這次的笑容可比在開全村大會時,那客套的笑容真實地多了。
任何人都能看出,他對於知青們的到來, 一點都不歡迎,甚至於還帶著嫌棄。
“我聽村民們說,你們知青要挖窯洞。挖幾間,多大的?”常貴一來,就連珠泡似的發問-。
“隻有我要挖窯洞。”李光指著知青點的那兩口破窯洞,“就挖在這兩口旁邊,空間不用大,隻 要夠我一個人做飯和住就行。”
他是想要一個私人的空間,可以自由進出農場,也是為了將來高考的時候,能有個安靜的地 方可以讀書。
雖說,恢複高考那年的試卷不難,後世的本科線就能上京大、華清這種學校,但這不是他不 重視的原因。
所以,他絕不能弄個大的窯洞,然後…….被常貴安排什麼人來一起同住。
常貴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不過臉上的笑容還是那麼燦爛:“李知青,可有什麼要求?”
李光想了想,比劃了起來:“弄個封閉式的門廊(為了燒飯的時候不會將臥室熏了個透),不 用多大,夠搭個爐灶的寬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