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神墓 第二十九章 死局(1 / 2)

驪山神墓 第二十九章 死局

在中國,龍絕對是至尊的體現,因為隻有皇帝才能穿龍袍,你一個臣子,就算是一品大臣或者超品大臣什麼的,你要是敢穿龍袍上朝,那麼就等著被滿門抄斬吧,這樣就能說明這種動物的特殊性質。中國的曆史文物不乏龍的出現,比如說紅山玉龍,比如說皇帝朝服上刻畫的五爪金龍等等,隻是這些圖案的繪製都是祥瑞之兆,都從某種程度上有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含義,中國古代神話中龍這種動物就是掌管下雨的,而古中國又是典型的農耕國家,雨對於農作物的重要性無需敘述,而龍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

隻是從來沒有一個帝王異想天開的私自篡改龍的形象,就算是修改也隻是小小的一些細節,沒有喪心病狂到逆轉成一個陰邪的龍圖案,試想一下一個皇帝上朝,身上的衣服畫著一條漆黑有陰冷無比的邪龍,那麼這個皇帝在這麼仁愛之國恐怕也不會有幾個臣子給他賣命。張默想了這麼多,唯一大的可能性,就是之前設想的“鳩占鵲巢”,當時的統治階級私自占有甚至迫害了另外一種文化,也可以說是部族國家之類的,發現了某種神秘的祭祀方式,而結果是“長生”,這種長生是泛意上的,能讓人聽到,能讓人看到,但絕對不可能實現成真,很多這種例子,比如有的巫師巫婆食用了致幻藥物,就說自己能於“神”溝通,這都是不入門的小把戲。

可是別忘了,在那個時候的中國,存在著不計其數的“神器”,這些器物彙聚了無數人的心血智慧,擁有許多巧奪天工的工藝技巧,就有了魂,於是很多人對其頂禮膜拜,慢慢的有了神話的成分,驚動了很多人,最後官府得到,送給當時的統治階級,最後從“中央”傳來聲音說:這時神仙在人間的遺留,說明在皇帝陛下的勵精圖治下,人民兢兢業業,連天上的神仙都被感動了!於是無數愚民癡信不以,這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統治手段。

這是張默唯一能用科學解釋的“長生不老”,無非是這兩種大的方麵,一個是裝神弄鬼,另外一方麵是借著一個東西裝神弄鬼。隻是從海底大廳到現在的發展,這裏所有的一切好像跟科學來說都相去甚遠,有很多用專業知識是解釋不了的,就算是張默沒有念過書,也知道一個空間之中不可能出現兩個自己,還有壁畫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大變樣吧?張默一直是一個非常堅定的無神論者,而這個邪門的地方好像在把他的信仰慢慢的敲碎,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一路上的機關極盡巧妙,鬼斧神工,要是真的有幸衝破這重重阻礙,最後的秘密要是一個巫師的骸骨或者一個破罐子,那麼這裏的所有人最起碼得瘋掉一半,另一半直接吐血而亡。

漸漸的,這裏的人都下意識的相信,這裏的秘密就算不是長生不老,也肯定是驚天動地的秘密,前戲做的太足了,皇馬不肯能花千萬英鎊簽下一個十二歲的小娃娃,同理,這裏的機關之巧妙,代價之大,簡直超越了當時那個時代整整一大截,費盡心機的不可能隻為了掩埋一個愚民的玩意,這裏的建造者跟當時的統治者頭腦都很清楚,最起碼應該能分得清什麼樣的秘密才有資格被放在這裏。

被火炙烤變形,最終顯形的邪龍圖案給了張默很多聯想跟猜測,一時間想的竟呆了,忘了自己的處境,死死的盯著岩壁上的邪龍,若有所思。直到他三老大在他身後輕輕的咳嗽了數聲,才把他從幻境中拽了出來,老大之所以遲遲不動,是因為他從張默的臉上好像讀出了什麼,沒由來的,他突然有一種預感,要解開這一些,非得要這個少年才可以,而且這種利用不是隻用一命,這個鑰匙不一定多會,才能爆發出他應該有的能量,老大想到這裏,才對張默的態度有所改善,要是按照剛才,張默隻怕是被直接的摁在了牆上了,那裏還有這麼溫柔善意的提醒。

這麵再說張默,他從自己的小世界出來之後,瞬間就想起來自己的處境,現在他這隻小白鼠終於要有自己的用處了。他深吸了一口氣,脫掉了自己的上身所有衣服。跟眾人比起來,他的後背還是太稚嫩,這裏很多人都傷痕累累,老傷蓋新痕,隻是張默也有一點足以“傲視群雄”的一點,就是他的紋身,這個邪氣十足霸氣十足的紋身一亮相,確實達到了驚豔全場的效果,確實很牛。而此刻人們都太過於緊張,以至於所有人都沒有關注到一個小細節,張默背後的邪龍紋身竟然又張開了眼睛,自從上次遇見一大群蒙古狼之後,這邪龍的眼睛都沒有在一次睜開,而在這個時刻,這一特殊的現象有代表預示著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