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第二十三節十二道金牌(1 / 2)

二十三:十二道金牌

王明明覺得老管家太敏感這種事情不能想的太多了。沒有根據的話還是不說的好。

再說事情沒有老管家說的那麼嚴重。南京保衛戰畢竟是他提出的。十萬大軍是他調來的。唐司令是他任命的。

現在城外的仗打的很緊,除了與日軍拚死作戰不應該有其它想法。老百姓應該和軍隊團結一致打鬼子。

老管家看王明明聽不進自己的意他搖搖頭不想說下去再說這是自己的分憑著自己的分析說服不了王明明。

但是肚子裏有話不吐不快,自己的這點分析又是幾個遺老在一起聊起的,被此看法一致。

一定要告訴王明明。她不能抱著必勝的信心在等待。她必須去安全區。

老管家認為唐司令曾經多次反老蔣,歸順以後雖然榮為上將但是不被重用。

他即沒有實權也沒有軍隊。保衛南京啟用他之後,調來的軍隊與他全是隸屬關係。他們是因為保衛南京才走到一起的隊伍。

自從唐將軍在記者招待會上誓師‘與南京共存亡’。他的誓言在軍隊,在百姓引起共鳴。全中國,全世界的眼光盯在他的身上。

從這個時候起,唐將軍在軍隊和百姓的威望與日俱增。共存亡把他們捆在一起全文閱讀都市之神顯。生死與共讓他們同心同德。

十二月七日這天大本營第一把手離開南京,臨走的時候命令南京守軍要堅守兩個星期。兩個星期以後怎麼辦。他不說。

他沒有組織援軍,沒有安排如何接應保衛南京的部隊,沒有要求戰區製訂與南京保衛戰相應的作戰計劃。任其南京守軍孤軍作戰。

他沒有指示南京守軍後退的計劃。結果南京守軍在日軍的進攻麵前隻能死守。

唐將軍的參謀部根據第一把手的命令隻做守城的作戰計劃,沒有撤退的方案。戰區司令部和大本營對這種狀況十分清楚!

唐將軍九日那天沒收了江麵的大小船隻,浦口的輪渡被調到上遊。南京守軍在做背水一戰。

戰區司令部和大本營對這樣的做法沒有反對,是默許。他們清楚這樣一來南京守軍沒有了退路,隻能拚死一搏

等待南京守軍的要麼突圍,突圍一定有部隊能衝出去。但是壯烈的會更多。要麼在巷戰中全軍覆滅。隻能有這樣的兩個結果。

南京保衛戰全軍覆滅了,唐將軍以身殉國,他會成為抗日的民族英雄。但是,第一把手不會讓他光宗耀祖。他會叫他活著

保衛戰打敗了,唐將軍活著。他不但要戴上敗將的帽子,而且戰敗的一切後果集於他一身。

他身敗名裂。到死都抬不起頭來。今後他活著,但是生不如死!到死不瞑目。

老管家說:“種種現象告訴我南京保衛戰打不勝,而且以敗北結束。日軍的鐵蹄會踏平南京。

“這是我的分析,是我的判斷。你在文字裏,比如會議記錄,日記,記者的個別談話,總之找不到依據,更沒有答案。

“這一切都在這個人的心裏。同樣也在南京老百姓的心裏。

“我想起南宋時期的高宗趙構,他在嶽飛抗金不斷取得勝利的時候,擔心收複中原之後金人放回哥哥欽宗,哥哥會向他要回皇位。

“他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不惜犧牲哥哥的性命,葬送南宋大好河山。急切希望與金人議和。

“他一天當中連發十二道金牌將在前線作戰的嶽飛招回。後來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父子絞死在風波亭上。”

王明明沒有打斷老管家的講話,他一直在仔細的聽,她一下子明白了什麼,不由得大驚失色。難道真的會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