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曆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為目的的各種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簡而言之,禮儀是一種律己、敬人的行為規範。古人說:“禮儀者敬人也。”禮儀的“禮”字,意思是尊重,即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別人。禮儀的“儀”字,意思是儀式,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其實就是一種交往的藝術,即待人接物之道。
禮儀是塑造良好個人形象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功能在於: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自身修養;有助於美化自身、美化生活、美化社會;有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改善人際關係;有助於淨化社會風氣等。
在社會生活中,禮儀幾乎囊括了個人儀容儀表、穿著服飾、人際交往、交流溝通等方方麵麵的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看,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體現;從人際交往的角度看,禮儀是人際交往中一種高超的藝術,是約定俗成的對人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種交際方式和方法;從團體的角度看,禮儀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體現,是企業形象的主要附著點和外化形式;從傳播的角度看,禮儀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一種技巧和手段。
在社會活動和社會交往中,說話講究禮儀,可以讓我們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讓我們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讓我們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讓我們變得美好……總而言之,隻要我們懂禮儀、講禮儀,就可以讓自己變得魅力無窮。但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我們在社會生活或人際交往中就會感到無章可循、茫然失措、手忙腳亂,以至於失禮於人,讓人貽笑大方,甚至破壞原本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很有必要學習和掌握一些禮儀學常識,從而讓自己在待人接物上恰到好處,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如果將禮儀分類,通常可以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五大分支。但這種分類隻是相對而言的,因為禮儀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大部分禮儀的內容都是相互貫穿、相融相通、相輔相成的。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應該多方涉獵、綜合把握。
本書總共分為十三章,分別講述儀容儀表禮儀、服飾禮儀、說話禮儀、日常交際禮儀、家庭禮儀、電話禮儀、職場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應酬禮儀、婚戀禮儀、喪葬禮儀、涉外禮儀。書中所涉及的禮儀常識都與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是你塑造完美形象、贏得和諧人際關係、贏得成功人生的必讀手冊。願本書成為你的良師益友,為你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