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一年,剛鏟除了呂不韋、嫪(lao)毐(ai)這兩大攔路石,正式親政的秦王嬴政。
依李斯、尉繚之謀,定下了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
同年,涇陽下麵的一個村子裏,李老漢家癡呆了五年多的次子,在一場風寒之後不僅僥幸熬了過來,人還突然變聰明了。
在那之後,小名二虎的他不僅給自己起了個大名李茂,喜歡上了舞刀弄棒。
還自己找了個因傷退伍的老兵拜師學藝,天天繞著村子跑步打熬身體。
隻是半大小子,本就是最能吃的時候,開始習武之後飯量更是隻增不減。
家中隻有幾畝薄田的老李家,實在經不起他這種吃法。
沒辦法,李茂隻好選擇自力更生。
好在公元前236年的西北大地,還是一副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景象,並不是唐朝大規模水土流失後的黃土高原。
別說兔子、黃羊、梅花鹿了,就是犀牛、大象偶爾也能看見。
但一個才五歲的孩子,顯然是沒法獨自去捕獵那些動物的。
好在古代的村子基本都依河而建,因為捕魚技術還停留在釣跟網上,野外漁業資源都十分發達。
屬於但凡一個釣魚佬看到了,都得爆了護才舍得走的程度。
“呸!難怪古人吃魚要麼吃生魚片,要麼清水裏先養三天,沒有花椒大料熗鍋這腥味是真的重。”
李茂打量了一下,自己可以用骨瘦如柴來形容的胳膊,最終還是硬著頭皮把這沒油沒鹽的白水煮魚,一滴不剩的吃完了。
“穿越到秦朝也就算了,身份還是個平民,軍功體製下不靠殺人晉升完全沒法出頭。”
換成唐宋時期,李茂還能當個文抄公獲取名聲,或者發明點東西當個富豪,即便不去科舉也能有很多辦法改變命運。
在戰國時期會作詩有個屁用?
更別提現在別說唐詩宋詞了,連駢文都還沒冒頭呢。
經商就更不可能了,整個秦國都是重農抑商的,商鞅更是把商人視為國害。
商鞅人雖然早就被馬兒跳了,但後繼者治理國家,其實用的還是他那一套,也算是人死而道存。
在秦國經商,不僅要被征收重稅,社會地位還低的可憐,李茂吃飽了撐著才去當商人。
“所以說,打鐵還得自身硬啊,不趁被征召之前把身體、技術打磨好,上了戰場就是炮灰的命。”
在古代男子一般是二十歲舉行冠禮,但在秦國這個戰爭機器看來,十七歲就可以算是成年,該為國家拿起兵器打仗了。
也就是說李茂,滿打滿算也隻剩十二年的時間,來慢慢發育。
“光吃魚肯定是不行的,兔子肉也不成,都沒什麼脂肪吃了完全不長肉。”
放在現代,兩者都是減肥的好東西,沒有脂肪也就意味著熱量少。
但對於李茂來說,他現在最缺的就是脂肪跟碳水。
最好是能在十七歲的時候,就吃出一副蒙古摔跤手那樣的脂包肌身材。
要腹肌有個什麼用?
曆朝曆代哪個將軍不是膀大腰圓,虎背熊腰?
那些個一仗打完依舊一塵不染,連發型都沒亂的白袍小將,隻存在拍給小仙女們看的古偶劇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