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菜根譚》裏說:“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說的就是君子的一種氣度。做人,氣度二字很重要。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一個小氣、自私的人做朋友。一般情況下,人們都喜歡那些大氣的人,位置越高、度量越大的人,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博得別人的喝彩,同時還可以贏得人們的尊重。

中國香港無線電視台的老板邵逸夫在一次酒會上遇到了一個女演員的母親,這位母親見到邵逸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酒杯裏的酒潑了他一身。因為她的女兒犯錯誤,被停戲了。但這個母親愛女心切,所以根本沒有顧及邵逸夫的身份,而將自己的憤怒一股腦地拋了出來。

在場的人看著邵逸夫都驚呆了,覺得這個母親這樣做實在有點過分。誰知,邵逸夫笑嗬嗬地說自己沒什麼,並且對這位母親說,找個合適的機會,自己會對這件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釋。他還笑盈盈地對周圍人說:“沒關係,大家都各自散了吧。”此時,這位母親也很後悔自己做的事情,覺得女兒可能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再也不能做演員了。誰知,邵逸夫一點也沒追究,就當做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一樣。

可以說,這正是一種氣度和胸懷的體現。如果一個人總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心中充滿的永遠是對別人的不滿,總是想著去對付那些招惹自己的人,還怎麼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呢?所以,將胸懷放寬,不必計較的事情就不去計較,才能有容乃大,獲得別人的信任和支持。

有人說:麵由心生。雖然不太準確,但也有幾分道理。小氣或心胸狹隘的人,總是給人一種麵目可憎的感覺。而心胸寬廣的人,人們會感覺到他的大度和忍耐。“宰相肚裏能撐船”說的就是大度的人。其實,並不是隻有宰相才會那麼大度,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個大度的人。用大度的氣場去影響別人,為自己增加魅力。

當然,這裏說的大度也要有度,堅持適當的原則,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古代的宋玉讚美鄰家的女孩,說增之一分則多,減之一分則少。說的就是一種度。在現實生活中,掌握度這個原則非常重要。即使是個大度的人,也需要有大度的度。如果過分大度,什麼都不計較,可能會被別人認為好欺負。這樣,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無論是什麼事情,做過了,都跟沒做沒什麼區別。俗話說“過猶不及”。無論做什麼,掌握度非常重要,一個人生在社會中,就是社會人,做事做人都須有分寸。三國許攸是個非常聰明的謀士,因為不滿袁紹做事,而改投曹操,為曹操出謀劃策,使他最終贏得勝利。但許攸卻因為居功忘形,醉酒大罵曹阿瞞而被曹軍將士斬於城門之下。就是因為他做人做事不懂收斂,最終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所以人們常常會規勸一個風頭正勁的人,讓他收斂鋒芒,低調行事。

吳越時期的陶朱公就是懂得功成身退的好例子,輔佐越王登基成功之後,就離開越國,隱性埋名開始做生意,變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懂得進退,知道根據時機做事,看情況說話,就是懂得度的表現。

當然,做人做事的度並不是很好把握的,也不是一時間就能學會的。本書運用了大量的事例,生動地講述了做人有氣度、做事有尺度的重要性,希望在看完本書後,讀者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