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連忙說:“讓總司令見笑了!”
張一平連忙說無妨,又問了一些其它問題,張一平都認真的了他們的彙報,同時提出自己的看法,黎元洪認真地將張一平的話記錄下來,張一平畢竟來自後世,雖然學識不見得比這幾個人優秀,但是見識卻不是這幾個人可以比擬的,現在社會的一些問題,在他生活的後世都已經得到了解決或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盛鐸由衷地說道:“總司令的見解的確不凡呀,讓我等茅塞頓開,真是聽君一席話,勝過十年書呀!”
“剛才聽總司令說,曾經有一位偉人住在這裏,不知道是不是說袁慰亭?”黎元洪好奇地說道。
“不是,不是,袁世凱雖然對推翻清室,塑造共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後來企圖恢複帝製,倒行逆施,稱不上偉人。”張一平說道。
“那就沒有什麼人了!清朝的幾個皇帝雖然在這裏住過幾天,但是以總司令對清室的態度,斷不會認為清代的皇帝中有誰可以稱之為偉人吧?”李盛鐸道。
“當然不是了。”
曲偉卿忽然說道:“莫非總司令看上了這豐澤園,現在後悔了?”
張一平連忙搖頭,說道:“絕對不是,絕對不是,偉卿兄,奪人房舍豈是我的所作所為。”
“我說的是一百年之後,人們來到這裏參觀的時候,他們就會想,這裏曾經一個偉人,領導中國走向富強的道路。”張一平說道。
曲偉卿撫了一下下巴上不多的胡子,有一點得意和陶醉了。一百年,可以幹出很多事來,被稱之偉大也是有可能的。
“總司令有什麼重要的指示?”黎元洪問道,“元洪雖然隻是參謀院副院長,但也能夠為總司令做些跑腿的小事。”
“宋卿兄過謙了,這兩個參謀院通過了多項法律,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宋卿兄功不可沒…”張一平客氣地說道,“我這次來,有兩件事想聽聽偉卿兄和兩個參院長的意見。”
“總司令請說。”
“實話跟你們說了吧,我這人跟日本人有大仇,是那種不共戴天的那種,血海深仇。所以無論如何我都必須帶兵殺向日本島,替祖上報仇。”
“我這裏有兩個難道,一個是海軍和船隻的問題,我想請******做一個研究,以現在我們國家的造船能力,能否開造成三四萬噸的航空母艦。能夠造多少艘,什麼時候能夠完成?”
“航空母艦是什麼?”李盛鐸和黎元洪都不明白。問道,“造三四萬噸的軍艦,我們國家有這個能力嗎?”
“這是一種可以起降飛機的軍艦,在英國已經出現了!甚至連日本人都開始建造了。這不是新鮮的東西。不過由於我們的飛機製造水平比較先進,如果我們的航空母艦能夠造出來的話,戰鬥力應該比他們的強。”張一平說道,“我想從技術、經濟上做一個論證和研究,看我們有沒有這個技術能力?建造這樣的軍艦,國家財政能否支撐得了?”
“我想技術方麵應該可以克服,我們已經打通了與歐洲的聯係,工廠設備和技術人才都可以從歐洲引進,”曲偉卿深思著說道,“關鍵是資金的問題,我們不能夠因為造這兩艘船而荒廢了國家經濟和基礎建設…”
“偉卿兄說得對,目前還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事鬥爭在放在最後。”張一平說道,“這也是我來找你商量的原因,總之這件事要經過深思熟慮才進行,絕對不能以犧牲經濟建議為代價。”
“總司令有遠見!”李盛鐸和黎元洪都讚揚說道。
“隻怕如果強行對日宣戰的話,民間會反對,您知道,雖然現在參議院我們還能夠控製得住,但是現在的社會不比以前了,我們參議院也要反映民間的聲音,如果民間激烈地反對對日作戰。到時恐怕不利於總司令的決定。”李盛鐸委婉地說道。
張一平說道:“我明白,參議院就是要反映民意,接下來參議院的議員還要進行直接選舉,你們做好自己的責職就行了,我本人是絕對支持依法行政的,軍隊也不例外。”
“現在各黨派的很多人都認為,日本人同是亞洲人,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我們的鄰居。而且經過對俄作戰,我們已經取得足夠多的領土,沒有必要再發動戰爭,這樣會破壞中國的國家形象,讓別人認為中國是侵略成性的國家。”黎元洪說道。
“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想想《馬關條約》、《辛醜條約》等一係列賠款,還有那所謂的‘二十一條’,以及日本軍隊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罪行,如果不對日本經過徹底的清算,我張一平死不眠目!”張一平憤然說道。
“我希望在參議院通過一個法律,叫做《安保法》…”張一平說道。這是未雨調繆的辦法,隻要有這個法律,到時就算全國反對,他隻要將部隊的槍手退役,就能夠組建一支私人軍隊,以個人或者公司的名義對日本進行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