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可逆轉的曆史(四)(2 / 2)

“命令宣讀完畢,如有不明白的,稍後可以看公告名單,不過時間有限,你們隻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兩個小時之後,各營排人員必須收拾好行裝,再次集合,加入軍團的戰鬥序列,明白沒有。”

“是!”在孫邦良的注視下,校場上那一張張年輕,而又堅毅的臉上,煥發出了一股氣壯山河的氣勢。

模範團的全體學員,平均年齡隻有二十二歲,年紀最小的排長,隻有十七歲,年紀最大的營長也不過二十三歲,大多數的學員年紀都是二十上下。

這些人員都是孫邦良當初從崇安遊擊縱隊和紅七軍團中的營連排級幹部崗位上選出來的,可以說孫邦良對他們的期望是很大的,雖說現在由於局勢的原因,他們當中大部分學員,隻能當著戰士使用,但孫邦良相信,隻有有了兵源,這批學員隨便外放出一個,絕對可以擔任起一名團營級指揮員的職責。

可以說這五百名學員,將來時機成熟,就可以建製起五百個團營級單位,這股潛力可以想象有多麼的巨大。

下午三點,孫邦良率領模範團四個營,六百六十人在城外與尋淮洲會合,正式加入了紅七軍團的序列。

剛進入城外的戰壕之內,對麵的國軍部隊,便又開始了新的一輪進攻,隻見開闊的原野上,密密麻麻的國軍士兵,在炮火的掩護下,彎腰小跑著,呈扇形四麵八方朝陣地上衝殺了上來。

指揮部工事內,孫邦良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道:“淮州,必須趁敵人主力還未趕到之際,撤出崇安,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籌備糧草以及進行休整,否則不用一個月,就算我們不被敵人消滅,咱們的戰士也會因為饑餓疲勞而自絕與死地。”

“邦良,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我跟振球政委幾個人商議過了,今晚趁敵人主力還未形成合圍,部隊向鬆溪方向進行突圍,接著按你先前的戰略部署,部隊在雲和,或者景寧一帶進行休整,並伺機對分水關的特委駐地進行營救,當然前提是特委的曾洪易書記,能夠堅持並決心抵抗。”

尋淮洲想起與孫邦良的賭約,以及孫邦良提出的,放棄崇安,保存實力,同時把分水關駐地的特委駐地,暫時暴露在國軍的麵前,用國軍的槍口檢驗一下,那個堅決執行蘇區中央局命令,堅持堡壘對堡壘,陣地對陣地戰的曾洪易,在麵對國軍的強大兵力時,究竟是做出何種抉擇。

孫邦良的是賭曾洪易在麵對國軍大軍壓境下,會主動投降,而尋淮州則賭曾洪易會堅持戰鬥。

在立下賭約之時,尋淮洲強調了一點,那就是一旦曾洪易為首的特委機關,以及閩贛省委機關堅持戰鬥,那麼七軍團哪怕全軍覆沒,也必須展開營救。

相反曾洪易要是投降,那麼七軍團從此的軍事部署,則將由孫邦良出任前敵總指揮一職,並全權負責軍事行動,尋淮洲無條件配合服從。

尋淮洲之所以會同意參與賭注,一來他是堅信閩贛省委的同誌,二是堅信曾洪易這個特委書記是個純純堅韌的黨員,三是他衷心希望孫邦良能夠出任前敵總指揮一職,協助參與他負責七軍團的軍事,從而扭轉目前閩北軍分區,以及七軍團的頹敗局勢。

有此信念的尋淮洲,自是不怕這樣的賭注,因為在看來,他就算輸了,也是他期望的,相反贏了更是他所願意看到的。

良將112:

108尒説WWw.bOok108.Com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