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不可逆轉的曆史(二)(1 / 2)

良將110:一九三四年三月十四日,閩北軍分區在光澤成立。108尒説wWW。booK108.Com鯁新

軍分區司令員由從建寧率部撤退至光澤的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兼任,政治委員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徐江漢、軍區參謀長周建平。

閩北政府主席孫邦良擔任,秘書長彭祜,軍區特委書記曾洪易。

閩北軍區黨委執行委員會書記由曾洪易擔任,執行委員尋淮洲,執行委員宋清泉、執行委員徐江漢、執行委員周建平、執行委員彭祜、候補委員孫邦良,周子昆二人。

從這份閩北軍區黨委名單上就不難看出,閩北軍分區真正的領導人,實際上是曾洪易這個特委書記,可以毫不誇大的說,曾洪易在閩北軍分區,手中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

相反孫邦良這個閩北政府主席,不但沒有軍職,而且竟然連執行委員都不是,相反政府的二號人物,秘書長彭祜卻成了軍分區的執行委員。

讓一個候補委員去領導一個正式委員,這顯然就是個笑話,很明顯安排彭祜這個執行委員給自己當秘書長,並不是讓孫邦良去領導彭祜,而是讓彭祜來架空孫邦良的。

在正式任命大會結束後,孫邦良就向特為書記曾洪易做出了請辭,表示軍分校的籌辦工作剛剛展開,自己無法兼顧政府工作。

作為共產國際留學歸來的曾洪易,在莫斯科留學時就得到王明的賞識並信任,從莫斯科返回蘇區工作以來,他的工作就是忠實的執行王明的左傾路線,對黨內的很多高級指揮員展開了肅反運動,迫害槍斃了一大批優秀的黨員。

看起來斯斯文文的曾洪易,沒有半點客套或偽裝,麵對孫邦良的請辭,他當即大筆一揮,簽署了同意書後,語氣有些陰沉的道:“年輕人凡事三思而行,卻不可一意孤行,上了老毛的破船,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抬頭看了眼曾洪易的孫邦良,平靜的直視著對方,淡淡的道:“你的意誌和忠誠,要是有你的嘴皮子一半厲害,或許有一天你會成為這個國家的功臣。”

“你什麼意思?”麵對孫邦良莫名其妙的回答,曾洪易不由皺眉。

“嗬嗬。”發出一聲哂笑的孫邦良,邁著沉重的步伐轉身而去。

對於曾洪易孫邦良並不了解,對於他的生平也僅僅知道一點,那就是此人在紅軍主力長征之後,變節叛變了,至於是怎麼叛變的,何時叛變的,他就半點印象也沒有了。

之所以對這個人有印象,是因為後世的他曾經看到過一些曆史資料,說的是蘇區革命時期,從紅軍隊伍中叛變的高級幹部。曾洪易無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曆史上的閩浙贛軍區政治委員,特委書記,他的叛變直接導致了閩浙贛大批紅軍指揮員陷入滅頂之災。

拿到曾洪易的文書,孫邦良剛回到住處收拾行李,尋淮洲、李天柱、還有二堂哥孫邦浩三人聯袂而來。

其實昨天晚上,孫邦良就與他們道過別,有些話他也對尋淮洲囑咐過,尤其是對於曾洪易這個人,他也著重提醒過,雖然尋淮洲沒有當場表態什麼,但看他的態度,顯然是聽進了孫邦良的囑咐。

李天柱目前在七軍團擔任十九師副師長,兼任主力團長,可以說尋淮洲手下的得力幹將,孫邦浩同樣也在十九師,他也由營長升任為團參謀長了,而且就在李天柱的團。

三個人也是因為孫邦良的關係,彼此之間自然也就多了一份私誼,李天柱對於孫邦良有患難交情,也有師生關係,更有誌同道合的革命情誼,所以彼此關係自是深厚。

尋淮洲雖然與孫邦良相處的時間不長,但由於主席的關係,二人彼此賞識敬重,自是惺惺相惜。

孫邦浩自是不用說,作為堂兄弟,又是一個隊伍中的同誌,自然是無需多言,卻又彼此可以坦誠以待之人。

“你們這是做什麼?難道怕我會想不開?”見到三人的到來,孫邦良玩笑的打趣道。

“這個時候還能笑的出來,這就證明你小子真沒事咯。”李天柱點點頭,一副鬆了氣的模樣。

“邦良,雖然你不能在第一線,但我在,你就放心籌辦軍校事宜去吧,我相信咱們閩北軍分區的紅軍分校,在你這個良將的教育下,肯定會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指揮員的。”尋淮洲記得昨晚的長談之中,孫邦良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存實力,以待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