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圓圓總嫌棄自己眼睛小,總給自己化油妝大黑眼影,難為她小小年紀也是創造型人才,離遠看還真把眼睛放大了,尤其是照相時也很上相。但是,離近看就跟現在的煙熏妝有一拚,怎能不讓那個時代的小朋友們驚詫和嘲笑?不但欲蓋彌彰地凸顯了自己眼睛小,還背負了臭美、做假的罵名。其實,陳圓圓要是性子開朗些,隨和些,對人言無所謂些,不對議論在意而轉變成恨和自卑,也是可以融入人群的,但是恰恰她又是個冷傲的性情,喜歡端公主架子,不原諒,不妥協,對議論和罵自己的人翻白眼,甚至回罵過去,所以就更惹人厭了。為什麼願意和黃玉待在一起,因為隻要和黃玉在一起,小夥伴們就不會罵她了,就算有人有敵意,黃玉也會幫她轉移注意力。感覺黃玉就是她的保護神,可是心裏還是很妒忌黃玉的,為什麼小夥伴們都聽黃玉的話,對黃玉那麼喜歡,尊重,哪怕是忌憚也比自己強。有心學黃玉,但是黃玉的氣質很獨特,那種內鬆外冷的勁兒,很難模仿。
其實追求美沒有錯。嘲笑圓圓的小朋友們沒有圓圓的油妝化妝品,沒有歌唱家媽媽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漂亮衣服,其實也沒有陳圓圓的審美高度,就羨慕妒忌恨。就像現在,有很多女人買不起高檔化妝品,或者買了也畫不出美麗的妝麵(因為手藝不行或審美眼界不夠),還不願意付出努力和辛苦,然後就詬病那些接眼睫毛的,紮美容針的,整形的,嘲笑揭穿人家的臉和胸都是假的。其實,這些善妒的人很無聊、無知且狹隘,別人美得假和你醜的真哪個更讓人無語?
就這樣,一個自身有點問題的人,在一群很有問題的人中變成了不可接受的存在。
黃玉可是一直專注於自己那點事。每天早晨打太極風雨無阻;每天思考陳方妙老師提出的問題,為找答案重讀《道德經》和《黃帝內經》等經典;練琴雷打不動,擺弄縫紉機做東西等等,都是欲罷不能的愛好,上癮著呢。
因為市麵上的頭花、發箍什麼的日見增多,雖然樣子和質量比不上黃玉做的,但是贏在價格便宜,所以黃玉就降價,與那些大批量生產的同類頭飾一個價,這樣下來,還是有進財。
另外,黃玉已經能裁、能做成人衣褲,改個肥瘦大小的,不在話下。給爸爸和姥爺做褲子,給媽媽、老姨和二舅媽做風衣,給姥姥和自己做裙子,反正一家人都讚黃玉已然成了第二個李小莉(黃玉手巧的老姨)。
黃玉隔月八就去百貨市場溜達一圈,找尋能入眼的衣服樣子,然後買布料做出來讓姥姥掛在店裏賣。因為地點太偏,賣的慢,黃玉又讓姥姥掛牌宣傳------專門量體裁衣,一有要做衣服的人來了,或看好賣的衣服卻穿著不合適的,姥姥就負責把那人的三圍,或需要的肩寬、頸圍、腿圍等量了做記錄,然後黃玉就做出來賣錢。
經常來做衣服的,大多是快結婚的新娘和新娘的媽媽,當然還有要娶親的新郎和新郎的媽媽。那個年代,平時喜歡穿的,願意把錢投在衣服上的人可不像現在這麼多,但是到了辦人生大事時,誰也不願意穿不好的衣服打臉。所以,黃玉就專門盯準這一塊兒,到市場找適合做婚衣的各種材質的紅布料,**,和亮片一類的裝飾品,開始做新娘婚衣,紅色帶**亮片的連衣裙,紅色分體套裝,紅風衣,紅色修身棉襖,紅呢子半身裙,紅西褲等等。反正黃玉把一年四季可能結婚,可能要穿的衣服想到就做。發現很賺錢,就又加了新娘頭飾、姥爺又上全了結婚用品什麼的,不久姥姥家的小賣店變成了遠近有名的婚用采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