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把握尺度:本位、補位和越位把握尺度:本位、補位和越位(3)(1 / 3)

好友朱自清決定借機提醒他一下。原來清華大學的章程上有規定,專任講師任職兩年後就應該升為教授。朱自清盡管隻比王力大兩歲,但已經擔任清華大學中文係主任了。那個時候,對教員的聘用升降,係主任有很大的權力。王力能不能升為教授,全憑朱自清的一句話。就拿這個做文章吧。

看到聘書還是“專任講師”,王力很不高興,便去找朱自清算賬。朱自清笑而不答,任憑王力如何質問也始終和顏悅色。

王力開始反省自己了。不多一會兒,他就恍然大悟:可不是嘛,我這簡直是不務正業了。我的工作偏離了。從此之後他就發憤研究漢語語法,寫出了一篇高質量論文《中國文法學初探》,始獲朱自清讚賞。1943年,王力又相繼寫成《中國現代語法》和《中國語法理論》兩部大作,朱自清大喜過望,親自審讀全稿,後來更是為《中國現代語法》撰寫5000餘字的序言。

朱自清可以說是一個天才的領導,他既委婉地提醒王力工作越位了、偏離了,也讓王力自動回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及擅長的專業上,在王力取得成績之後更是全力支持。

有時候,員工在工作上越位了,自己卻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主要是因為他在處理事情時過於強調自己的靈活性,而忽視了上司對工作最基本的要求。當你越過這條底線,工作肯定就會走樣變形。這種現象也常常在那些明星員工中間發生,因為他們更容易輕信自己的聰明,更喜歡強調“我的存在”。

小葉年輕漂亮,又非常精明能幹,到公司才一年,就很受老板器重。幾天前,老總開會安排任務時就說:“小葉,你經驗豐富,能力又強,天津那個新項目,你就多費心吧,帶著大家好好幹!”

小葉心裏美滋滋的。過了兩天,恰好要去天津談判。小葉一合計,一行好幾個人,坐城際快車費用很高,而且也不方便,坐普通慢車時間太長,耽誤不起。打車去的話要兩輛車,更不劃算。公司的車又有事去不了。所以,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包車去,費用也相對少一點。

主意既定,小葉馬上去和老板彙報。她將幾種方案都分析給老板聽。老板不住地點頭,正想讓她包車去,沒想到小葉先說出來了:“所以呢,我決定包車去!”

老板心裏咯噔了一下,不過馬上又恢複了平靜,他找了個天衣無縫的理由對小葉說:“包車不安全!你們坐火車去吧。”

小葉愣住了,她萬萬沒有想到這樣好的建議竟然被頂了回來。

小葉的建議為什麼會被頂回來?實際上,不是她的建議不好,老板是讚同她這個方案的,但對她說的“我決定”持反感態度。“我決定包車去”,這應該讓老板來說。在職場中,越位對上下級關係具有巨大殺傷力。下屬表現得過於自我,不利於正常工作的開展。所以,聰明的員工懂得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從而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千萬不可跨越決策雷區

在所有越位之中,決策越位是性質最嚴重的。一個公司,具有決策權力的僅僅是少數的幾個人,越是重大決策,參與的人越少,參與的級別越高。顯然,在任何一家公司,決策權更多的是集中在領導、上司手裏。決策越位,往往會給公司造成極大損失,同時,也會極大地顛覆上下級之間的關係,甚至直接導致這種關係的崩潰。所以說,決策雷區,千萬不可跨越。

趙娜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私營製冷設備公司工作。她性情開朗,善於與人溝通,也非常敬業,在公司不到一年就晉升為銷售主管,第二年又被提拔為老板的助理,成了公司晉升最快的紅人。也許是過於順利,趙娜無形中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就是公司的二老板。

國慶前夕,美國一家采購商來公司洽談業務。趙娜自然也要參加,她的任務之一就是為老板翻譯。雙方簡單寒暄之後,采購商就直奔主題,詢問他們能否做冰淇淋機、技術上存在哪些困難、模具費、加工費等。

在翻譯的時候,趙娜的表現欲上升到了極點,她忘記了這是至關重要的商業談判,而不是她表演的舞台。她還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添油加醋,擅自報低了加工費,做出技術上的種種承諾。

最後,當老板宣布談判結束的時候,客戶對這位美女助理不禁讚美有加,徑直走過去對趙娜說:“你很能幹!如果不出意外,這份100萬美元的訂單就會給貴公司了。”而可憐的老板還蒙在鼓裏,但直覺告訴他,這次談判本來不應該這麼順利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