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相思如此
誰知道後悔的滋味。
誰知道相思的滋味。
誰知道在相思裏後悔的滋味。
正如這長夜裏風慢慢的涼,冰絲般的穿過掌心,像往事無聲無息的從記憶的那頭踱來,戴青色麵具,一雙深黑的沒有眼白的瞳孔,那麼冷冷的貼麵盯上你,瞥一瞥,心便「卡嚓」一聲,裂了。
十餘年不過一夢。
一夢裏一襟餘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
一夢裏十年淒涼,似清湖燕去吳館巢荒。
一夢裏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一夢裏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原來一夢。
他慢慢的轉動手中酒盞,在高樹之上,對著更高的月,遙遙一敬。
月色清涼,如這杯中酒液冷冽,清淩淩的在掌心中掠過,又像是那一刻她的眼神。
就著那樣的眼神喝下這杯酒,便生生喝成了苦酒,苦至此生未曾領略過的滋味。
十四年前,他亦品過那樣的滋味。
那一年他失了信,毀了諾,然而便失去了他的小小女孩。
那一年他在黑暗的櫃子裏邂逅她。
那一年他在床褥下尋著那朵小小玉蓮花。
那一年他聽見她說,她是含蓮出生的最高貴的公主。
那一年他迎著她的目光,她明明淚光模糊卻還給了他一個令他震撼的屬於成人滄桑而震撼的笑容。
那一年他將她放在膝上,梳她五年沒梳過糾結的髮,很好的髮質無人打理,滿頭亂生,他慢慢的理那亂髮,心上也像長了葳蕤的草。
那一年他將她抱在懷裏,裹在厚厚的披風裏,五歲的孩子長得像三歲,輕得像一歲,抱著她像抱著一隻幼貓,極其安靜而乖巧。
那一年他原本打算帶走她,然而他突然聽見師叔的聲音。
還隔著一個宮室的師叔傳音要他過去一下,見見玉衡,他便將她放回,準備見了玉衡再回頭帶走她。
走到一半看見八歲的女孩匆匆而來,神情欣喜而急切,他隱約聽說過這位公主對他很感興趣,曾經專門遣使到無極拜訪,致上問候,他對那樣的問候敬謝不敏,而那個年紀的他,還是少年,敬謝不敏便真的是敬謝不敏,不知道迂迴婉轉不知道曲意逢迎,三十六計,躲為上。
他躲在宮牆之後,聽師叔和玉衡在說話。
師叔似乎有點不忿,語氣不太好聽。
「你看我那師兄,多事性子永遠治不了,整日以天下正道為己任,這世間那麼多魈魅魍魎怪道邪術,豈是他們一門能消滅完的?這不,坐關坐得好好的,突然說天降妖女,擾亂天地平衡,須除之,說我在遊歷江湖,正好,順手給解決了。」師叔手指一敲桌子,嘖嘖連聲,「笑話,茫茫人海,到哪找一個大活人?」
屋子裏玉衡也在笑:「你還有解決不了的事?這世上除了你師兄和你門中那群長老,還有誰是你解決不了的?再說你師兄既然有這個吩咐,肯定有說是什麼人的。」
「嗤——」師叔鼻子裏哼了一聲:「就給了個大概的生辰,並說那女子多半出生時帶有異象,可我在天下找了五年了,也未曾聽說過誰出生帶有異象,而生辰八字——女孩兒養在閨中,到哪裏去問人家生辰八字?」
「什麼生辰八字?」玉衡似乎在不急不慢的喝茶,半天才問:「有機會我也幫你探聽下。」
師叔便說了。
他當時便一震。
那生辰八字,和她的隻差一天,而她……含蓮出生。
是她嗎是她嗎?
是她吧是她吧。
她的眼神那麼奇特,明明隻是五歲孩童,目光裏卻滿是對這世事和人生近乎透徹的了悟和悲涼,五歲的孩子,知道疼痛,卻未必懂得那般沉重的悲涼。
五歲的孩子,被關在櫃子裏,滿身褥瘡麵黃肌瘦骨節變形,最大的可能是殘疾弱智,然而她說話清晰言辭明朗反應敏捷,甚至還有小小的幽默和古怪的言辭。
她,不是普通的孩子。
他心沉了沉——原本他還想著,帶走她,如果有機會的話向師傅求懇,也收她入門下,給她一份安定強大無人敢於再欺負的光明生活,然而現在看來,不能了。
他還要隨師叔回師門,帶著她遲早會被師叔發現,他師門中人都有大神通,小小的她絕對瞞不過師叔,更不可能瞞過靈機通神的師尊。
他猶豫一刻,轉身想趁師叔還沒出來,趕緊先把她送出宮,想辦法找人寄養,以後從師門回來再接走她。
然而他剛轉過身子,師叔已經飄了出來,招呼他,走了。
他無奈,隻好隨師叔離開,一路上他強逼著自己不能回頭,卻總在恍惚中似乎聽見她扶窗呼喚的聲音,聽見她不知道在哪裏發出的求救和哭叫聲,他在那樣的幻境裏臉色蒼白,飽受折磨,師叔發覺了,還取笑他怕璿璣公主何至於怕成這樣,他怕師叔發覺,隻好忍著,勉強的笑。
當晚師叔又拉著他練功談武,這也是以前的慣例功課,那晚他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幾次試圖打斷師叔,連催眠術都冒險使了,結果除了讓師叔產生疑惑外,別無作用。
沒有辦法,師叔太過強大,不是十三歲的他可以應付,即使是現在,他也不能。
直到第三天,他才找到一個可以離開師叔的機會,一路狂奔回頭去璿璣皇宮。
他來遲了。
人去屋空,那櫃子空空的開著,不僅那屋子,連整個宮室都空了。
更讓他心神發冷的是,滿屋子飄蕩著濃厚不散的血腥氣味,他甚至在已經洗過的地下青磚縫裏,發現已經發黑的血跡,密密麻麻到處都是,甚至還有細微的肉屑,而那張床上,乍一看沒什麼特別,隻覺得顏色似乎變了,發白變成發黑,散發著濃重的腥氣,用手一摸,滿手淡紅。
要多少的鮮血流出,才能把一張床整個染透?
他立在那裏,立在秋夜如水的月色裏,那一霎,從頭到腳,冰冰涼。
誰遭遇了天下最慘的酷刑?誰發現了躲在櫃子裏的女孩?誰死在這張床上將遍身血肉橫飛,誰知道那五歲的小小孩子,在這三天裏麵對了什麼?
他甚至找不到人去詢問——整個盈妃宮中的人,大多都死了,連盈妃據說都「暴斃」了,他也沒有太多時間去查證,他還得趕回師叔身邊。
他來時一路狂奔,去時步履蹣跚,她的生死不明,他的失信錯過,像是一道鐵索,牢牢鎖著他心頭,從此再無一日卸下過。
後來他試著向璿璣提親——他抱著萬一的希望,假如是鳳旋發現了她呢?鳳旋發現了她她便有活路,無論如何虎毒不食子,也許她娘親會被殺,也許盈妃會被遷怒,但是作為皇女的她,無論如何是皇族血脈,璿璣皇後再跋扈,也無法當著鳳旋的麵殺掉他女兒。
他求娶「璿璣陛下最小的,含蓮出生的女兒。」
他不知道她的名字,他也知道她沒有名字,隻能這樣形容。
那頭很快有了回音,璿璣皇帝欣然應下,得到消息時他狂喜萬分,以為她確實被鳳旋救下,但是雙方交換庚帖時,他知道,有人冒名頂替了。
庚帖上是鳳淨梵,生辰八字也不對,而此時五洲大陸也開始傳開鳳淨梵含蓮出生的傳說,但是似乎沒有人想過,為什麼到鳳淨梵八歲,才會傳出她含蓮出生的說法?
而鳳淨梵這個名字,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當初小公主遣使求見他的時候,拜帖上寫的是「鳳淨繁頓首。」
一字之差,為了向佛陀蓮花靠攏,她連名字都改了。
而世人聽見那些傳聞,往往也不會多想,這樣一年年傳下來,鳳淨梵便真的含蓮出生了,隨著年深日久,越發沒有人想得起當初那個含蓮出生的傳說具體發生的日期。
但他記得,但他知道。
他堅決要求退婚。
為此他遠赴璿璣,鳳旋為了挽回婚姻,連璿璣圖都拿出來了,這圖一拿,他反而更確定鳳淨梵見過那孩子。
如果沒見過,如何能知道璿璣圖的內容?
既然她見過,她便是那慘案發生的最大嫌疑人,他為此對她施了攝心之術,當年他那功力還不純熟,但是勉勉強強也摸出了那夜發生的事。
果然是鳳淨梵告了密,皇後暴怒,當即命人對許宛施刑,並處理掉了鳳無名。
鳳淨梵的記憶到了許宛施刑那裏便模糊不清——小小年紀的她看見那樣慘烈的一幕,縱然天賦涼薄也承受不起,她也直覺的避開了。
他卻被那「處理」兩字打擊得一個踉蹌,扶住樹久久不能言語。
那一刻他注視著一臉茫然的鳳淨梵,在這個小小女孩臉上看見繼承自璿璣皇後的狠毒陰冷,這個孩子,殺了另一個孩子,小小年紀蛇蠍心腸,竟然還試圖欺騙他,有什麼理由留著?
他伸出手去——卻被玉衡攔下。
玉衡從來都是她們母女的保護神,也常年隱居在璿璣皇宮,多年未曾離開璿璣。
正因為他在,還是少年的他,沒有辦法殺掉他想殺的人,沒有辦法更進一步在璿璣皇宮查探那夜真相,那個強大的、偏偏又對那蛇蠍女子忠心耿耿的男人,是橫在她們麵前的一道無可撼動的保護的牆,無論鳳旋,還是他,那時都越不過。
他默然離開,武力不敵還有別的辦法,最起碼他可以不要那個假蓮花。
他用盡手段終於退了婚,至於璿璣皇室那個秘而不宣的要求,他無所謂,總之無論如何,鳳淨梵永遠不會是他的妻子。
但是那個小小女孩兒,他卻直覺的認為,她沒死。
他不相信她會死,那個奇特的、眼眸明亮而蒼涼、歷經五年最黑暗歲月依舊不改本性裏光芒閃爍的女子,上天讓其降生必然有其使命,不該無聲無息被命運解決,換得早夭的下場。
他要找到她,然後讓她自己決定要不要報仇,他要將那些人留給她去親手報仇,如果這輩子找不到鳳無名,他會趕在她們死之前,幫她解決。
後來他懶於政治,有點時間便微服出遊,希望有機會碰見記憶裏眼神滄桑的孩子。
然後那年那一夜,太淵玄元山上天地森涼,月色下鬆濤陣陣,他在月色中舞劍,驀然回首看見被人推下山崖的女子,從山崖下緩緩升起。
他看見少女的眼眸,明銳、森涼,帶著不屬於那個年紀的淬火般的滄桑。
那樣的滄桑,如此細微又如此深重,在那年輕嬌嫩的臉上如此不協調——就像很多年前的那個五歲孩子,用五歲的容顏,傳遞二十多歲般的悲涼。
他的心在那一刻微痛,為這般深藏在記憶裏瞬間重疊的眼神。
於是他破例,接近她——自從鳳淨梵之後,他其實很不願意靠近女人。
接近她,知道她,知道她,重疊她,重疊她,愛上她。
那些日子裏,她從遙遠的五歲奔來,和他的記憶漸漸一絲一縷的對上,她有了太多的改變,身體相貌精神,甚至連骨骼都脫胎換骨,然而那眼眸中神采不變,那黑暗歲月裏勇於堅持的氣質不變,那逆境中時時保持內心強大的堅毅不變,那遇見溫存和戲謔後不自然的尷尬和失措,不變。
然而從此他便懂得了什麼叫患得患失。
她失去了五歲之前的記憶,他對此又喜又憂,喜的是那樣悲哀的過去,不記得也好,忘記那些苦,忘記他的失信毀諾的錯,還能保留住一個內心完整光潤、不曾被世事狠辣之刀狠狠傷害的她;憂的是任何記憶封鎖,其實都有期限,而一旦她有朝一日記起,她卻又要如何麵對?而一旦她記起,他又如何麵對她?
他無數次的和自己說——不告訴她,不告訴她,是因為他覺得和報仇比起來,他始終覺得她的快樂更重要。然而內心裏他亦無數次問自己,當真完全如此?而不是害怕真相揭開那一刻,本就不願接近愛情的她會退得更遠,會因那樣絕境苦難裏未曾獲得他的拯救而心生寒冷,從而劃下和他之間永不可逾越的鴻溝?
他是長孫無極,世人說他天縱智慧,一生裏步步為營翻覆風雲,世人都說他不會錯,不會錯不會錯,永遠縝密嚴謹算無遺策的無極太子,然而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這一生,錯過一次。
一次便是永生難贖的罪。
看見老路畫下的第二幅畫那一刻,他渾身突然便涼了。
墮入世間最冷的冰窟裏。
小小的鳳無名對他撒謊,他知道,但是他真的不知道,她所麵對的,是那樣的殘忍的欺辱。
那幅畫裏,帳幔後是那個櫃子,他知道,而那太監的動作……出身皇家的他,也明白。
明白當年的她,經歷了什麼。
五年……一千八百個日日夜夜,她是那樣渡過的,不僅有飢餓有褥瘡有寒冷有酷熱有不見天日的黑暗有日日捆綁的苦,還有這勝過一切折磨的心靈的酷刑。
而他,卻在那樣的時刻,在給了她滿心期盼的自由希望後拋下她,留她再入苦難,繼續麵對老路的侮辱,麵對這世間最最殘酷的結局。
留她在黑暗中哭喊,在黑暗中呼救,在黑暗中麵對親生母親慘絕人寰的死,永遠無人應答。
情何以堪。
……他錯了。
他當時便應該回去,哪怕對師叔撒謊,哪怕得罪師門,哪怕冒險應對師門的追殺,也要將她帶走,他不該心存僥倖,想著都藏了那麼久也平安無事,多等幾天應該沒關係。
命運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