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按照(1 / 1)

《風語咒》是一部國漫電影,一部電影它要表達什麼?它承載著什麼?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不同的個體,走過不同經曆的個體,在不同的感觸點上共振,有其不同的哭笑點,所謂的感同身受。在我看來,這個電影大概包括以下幾處:分別是大家認同的父母之愛,男女愛情,這是比較顯性的。我個人非常有共鳴的是英雄主義,紮個英雄主義,會是我接下來全篇要說的重點,另外還有兩個我的視角:包括男女責任問題和道德與情感的悖論問題。

當主人公的媽為了他獻出生命讓他重見光明的時候,我的心理建設起來了,個人覺得有點為了讓我們流淚而流淚,親情是一大方向,另一個男女情也讓我覺得一般,偉大的愛情確實虜獲了不少人類的眼淚,真情總是讓人動容,可是這個男女之間的單薄相處,倒讓我覺得牽強附會,咋就這麼愛得死去活來了?好,在我理智的批判和強大的心理建設下,到最後一刻,還是有點崩了,這是我最共鳴的點——英雄主義。

我這個英雄主義,是我個人定義的主義,電影裏的主人公,為了心中的正義和堅信爸爸的話,麵對失去至親至愛的痛苦後的重生!這是堅守信念,穿越苦難的英雄主義!

你還記得你的理想嗎,你還在為你心中的信仰而砥礪前行嗎?理想和信仰包括但不限於一份好的好的工作或達到某個成功,它們指你無論如何都要堅守的東西,都要到達的地方,都要完成的目標,這是你一直排除萬難都要前進的理由!你為此吃了多少苦,你為此熬過了多少痛苦的日子,你經曆了多少難以為外人所道,鮮為人知的為難,有些日子沒法別人明了,沒法別人代你去經曆,這難道不是英雄嗎?也許這個英雄不是你真的完成了什麼,而是你克服了什麼,承受了什麼,才能讓生活以他的常態如湖麵上的平靜繼續下去,而其下的波濤洶湧,又或是成為湖的來路的艱難險阻,隻有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氣才能維持表麵的安和。人生總有那一些特殊的時刻和經曆。我們又有多少人,有多大的誌向和信仰,不過為了生存!所以這些努力生存的人,生活的人,克服多少困難和承受多少為難,這不就是人間的平凡英雄嗎?這不就是生命的讚歌嗎?為了活下去!

我記得當小孩屍體躺在海灘上畫麵的觸目驚心,也記得當視角拉大,這不過是世間的毫不起眼的一個事件。《風語咒》觀後感及影評600字:

被小豬拖去看了夜場的《風語咒》。訂票的時候,聽說是動畫片,興致頓時沒了一半,權當陪小豬消費一下罷了。在我印象裏,最好看的,不過是萬籟聲兄弟《大鬧天宮》等幾部傳統的片子,除此之外,哪裏還有值得一看的動畫片。

經驗是偏見的源泉,無知有時候會顯得更有希望。《風語咒》的故事並不新鮮,無非是正義必須戰勝邪惡、人類必須得到拯救的套路,不滅的永遠是親情和愛情。值得慶幸的是,主角終究沒落入希臘悲劇英雄的窠臼裏,使得我們免於“毀滅美好事物才能激發起生命勇氣”的恐懼,這大致就是我們中國人喜歡大團圓的庸俗吧。庸,和其光同其塵,俗,道法自然,庸俗合起來,才能天長地久、生生不息,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哲學。《風語咒》不就是想表達五行和五行之外元炁的自然之力嗎?他已然表達出來了,天地間的大道便是如此。那些“把好東西打碎給你看”的所謂“形而上的精神”,恰恰是變態和活得不耐煩的淵藪,《風語咒》無疑走在正確的大路上。

隨著VR、人工智能以及動漫技術持續進步,動漫一旦做到能以假亂真,如同《風語咒》,一部電影,需要的恐怕僅僅是導演和設計人員。那些明星或者準明星,一線也好N線也好,終究會被趕出曆史舞台。我們或能免於“誰睡了誰或誰被誰睡了”之流醃髒故事的轟擾,再不用擔心演員的自我修養。娛樂回歸大眾,可以不屬於藏汙納垢的圈子。自然,淫媒狗仔下三濫的玩意從此再無藏身之地,稅務部門也能避開陰陽合同該不該抓那種難為情的事情。如此看來,動漫果真有好生之德。

讀後感這種東西並非鮮見,然而讀後能否有感全賴讀的東西,《風語咒》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