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漸露,天色微白。
紫衣青年拉開竹門,用被露水沾得微潤的手指慵懶地梳理著披散的長發。
青年衣著不似中原傳統圓領/交領長袍,上身半赤,隱約可見瑩白肌膚,卻被玲琅掛著的銀色飾品遮得若隱若現。
銀白的圖紋如蛇般繞於青年脖頸和手臂之上,將其整個裝束修飾得俊俏又有些許妖嬈,暗紫色下擺繡著異域濃烈的圖案。若不是青年身體纖長,在這晨曦霧靄之中極有可能被認作一名女子。
這正是中原之外的苗人裝扮。
梳洗完畢,青年仰頭將長發束於腦後,再在額上配一枚半月形銀色額飾,最後進屋將案上竹笛取來掛於腰間專門設計的掛繩中,澈目一瞥,便見屋前有一群人腳步匆匆而過。
路過的幾名行人亦是苗人少女裝扮,年紀不大,步伐輕快,一路走來更是嘰嘰喳喳興奮莫名。
“站住。”紫衣青年叫住幾名少女,音色澄澈清朗。
“拜...拜見靈蛇使。”為首的少女被突然叫住有些訝異,待見得是誰叫時,頰上卻是一紅,連說話都有些結巴,另幾名少女見狀亦是拱手一禮顯得有些慌亂。
“這麼早去哪裏溜達?”紫衣青年忍俊不禁,卻是假裝神情嚴厲地問道。
“稟...稟靈蛇使......”少女還未往下說,便被青年打斷。
“我之前就說過。”青年緩步向前,下得兩三級竹製台階來到少女麵前,拿起竹笛輕輕敲了一下少女的前額,“不在總壇的時候,叫我什麼?”
“檀香哥哥......”少女改口倒是挺快。
氣氛在一瞬間活躍和熱鬧起來,幾名少女皆重新露出調皮的笑容,另一名聲音活潑語速又極快的少女突然雙手抱住紫衣青年的手臂愉快道:“聽說昨夜總壇來了客人,還是中原人,我們想去瞧瞧!”
“總壇鮮少來外人,那便真當去瞧一瞧。”青年聽後若有所思。
幾名少女一聽頓時喜笑顏開,瞬間都圍了過來,恨不得掛在青年身上:“檀香哥哥帶我們去瞧一瞧中原人嘛~”
“行行行。”青年無奈,“但隻能遠遠看上一眼,切不可搗亂知不知道?”
“知道知道~”眾少女說完便簇擁著紫衣青年歡快地朝前方的小徑走去。
被幾名少女喚作檀香的青年,正是那蜀地以南苗疆地區五仙教的使者白槿,稱號靈蛇使。苗人有句山歌——落霞夕霧楓傾晚,引風舞蝶白檀香——的後一句便是說他。據說其手中的白檀木竹笛幽香天成,可於林間招蝶,其景迷幻,是五仙教總壇村落裏居住的苗人進山采藥時見得此景從而編入了歌詞中。
苗疆地區,鮮少與中原往來,且蜀中地勢險峻,亦少有外人踏足,可以說是自給自足。但苗人並非顧自閉塞,若遇打獵或是采藥的中原人士誤闖苗疆地界,苗人也是會熱心搭救,並與其交流學習中原事物。當然與外來者通婚的苗人也有,隻是這苗疆第一教——五仙教的教眾較為保守,不喜與外人來往,本是怕言語風俗不同造成誤會,結果在外人眼裏倒是添了幾分神秘孤僻的色彩。
林間晨嵐褪去,陽光和暖,樹蔭下涼風清爽,一群少女擁攘著白槿一路玩玩鬧鬧到了五仙教大殿。
上了石階,一行人頓時神情嚴肅起來。